强服务优环境添动能
——我市坚持依法行政持续优化审批服务
近年来,我市以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切入点和总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提速度、政务服务提温度,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谱写法治政府新篇章。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务服务
市行政审批局坚持权责法定,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对全局260个事项实行清单管理,编制权责清单等14类清单目录,在网站、政务大厅进行公示,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
积极创建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构建4大类24项审批业务基础标准体系,制定内部标准518项,编制标准化服务指南,实现“事项有流程、审批有控制、岗位有标准、办事有规范”。
为了规范权力运行,实行电子监察,全程网上计时监督,倒逼审批、勘验在承诺时限内完成,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监管;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公布“有困难找局长”公开电话,开展“好差评”测评,建立主动回访机制,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审批效能
河北腾宏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0.5万吨聚酯瓶片项目,总投资7亿元,是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为使项目早日投产,赵县行政审批局成立服务专班,主动对接企业,数次到企业进行政策辅导,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提前顺利拿到了批复文件。“我们体验到石家庄的速度,也感受到石家庄的温度!”该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
推进“放管服”改革既要简政放权,又要放管结合,更要优化服务。我市将审批事项总承诺时限压减至法定总时限的16%以内,80%勘验事项实现远程视频勘验,超过76%的审批事项办理时限优于同类省会城市,审批效率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我市以“6+2+2”城市更新重点工程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为重点,优化项目审批服务,审批事项由去年的54项压减至26项,申请材料减少17项,审批流程由11类优化整合为6类。推行“集成办”,施工许可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并联集成办理,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推行“容缺办”, 319项审批事项可容缺申请材料584个。推行“联合办”,完善联合验收机制,协调县(市、区)明确主管部门实行“一口受理”、联合验收、限时办结,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同时,开展上门帮扶指导,以城市更新项目为重点,加强全流程服务。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推进区域评估,在1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推行水土保持评估等9类评估成果共享,已完成170项评估成果,在全市各类园区应用1500多次,平均每个项目压缩审批时间2个月以上。
数字政府建设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努力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开办、食品经营许可、小餐饮登记等8个事项“智慧审批”,实现“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审批结果立等可取。
我市还施行现场勘验“云端办”,在远程勘验常态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勘验标准,优化勘验流程,规范勘验行为,不断提高远程勘验效率;电子证照“免证办”,持续提升一窗综合管理平台信息化水平,归集电子证照272种,汇聚电子证照数据270余万条,更多事项实现免证办;线上线下“集成办”,升级在线帮办功能,提供在线智能客服、在线人工一体化咨询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从“网上能办”向“网上好办”转变。
完善监督体系强化权力制约
2022年11月,市行政审批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项目。
为进一步打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行政审批法治环境,我市采取多项举措加强监督制约,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完善审监互动工作机制。明确审批监管职责边界,推进部门间协同运转;打通“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实现审批与监管信息实时推送。
推行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为深化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持续提升招标投标活动质量,我市实行“盲抽”评标专家和“盲评”投标文件,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评标的公平公正性,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高效便捷的交易服务。今年以来,实施“双盲”评审项目1490个。
强化政务诚信机制建设。建立政务守信践诺、政务失信风险预警等七项机制,主动防范和化解政务失信风险。目前,政府失信被执行人实现动态清零。今年8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通过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大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依法行政,我市审批效率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不断优化,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刘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