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锻炼易受伤 掌握“要点”才健康-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秋冬锻炼易受伤 掌握“要点”才健康

2023-11-01 09:38:31来源:石家庄日报

分享至手机

  秋冬锻炼易受伤 掌握“要点”才健康

  ——多位医生“支招”科学运动

  运动锻炼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我市运动场地、体育场馆不断完善,赛事活动丰富多彩,市民运动锻炼热情愈发高涨。然而,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如果不注意运动的科学性,很容易伤身。如何健康运动?怎样避免运动损伤?运动时突发意外如何处理?记者采访了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关节科、康复科、急诊科的多位医生,指导大家安全、健康运动。

  天气渐冷

  运动锻炼极易出现运动损伤

  深秋清早,冷意浓浓,但在市体育大街和中山路交口附近的笼式篮球场里却“热气腾腾”,一群年轻人正在场上激烈拼抢,不时引来阵阵叫好声。

  突然,一名刚上场的小伙子捂着脚踝坐在了地上。疼痛难忍的他被同伴们送到了附近的市三院,经检查小伙子扭伤了踝关节。

  “秋冬季节,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髂胫束综合症、足跟痛、扭伤等运动损伤。”市三院关节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潘西庆说,适当锻炼,可以锻炼身体的体能、心血管功能、速度和耐力,达到健身、燃烧脂肪和促进健康的效果。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气温的逐渐下降,许多市民喜欢在凉爽的秋季进行户外活动。但是,由于气温变化、天气不稳定,以及运动中的疏忽,很容易就会造成运动损伤。

  肌肉拉伤、膝关节踝关节扭伤和脱臼都是秋冬季常见的运动伤害。潘西庆说,根据临床资料统计,秋冬季运动中约20.6%的人会伤到踝关节,17.7%的人会伤到腰部,10.4%的人会伤到小腿,8.9%的人会伤到大腿及臀部。他补充道:“尤其是冬天,因为气温低,人体的韧带、肌肉更脆、更僵一些,肌肉比较紧,黏滞性增加。如果热身没做好,甚至没做热身就立即进行剧烈的跑步,很容易受伤。”

  潘西庆告诉记者,秋冬季运动锻炼,肌肉、肌腱和关节在寒冷的时候会失去部分灵活性,变得紧张和僵硬,进而减弱人们扭身和转动的能力,从而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周围环境的改变对运动影响,也是受伤的原因之一,比如冬季户外跑步,跑鞋鞋底会变硬、弹性也会变差,跑鞋的缓冲能力下降,容易引发运动损伤。秋冬季的雨雪天气,路面湿滑也是非常容易引起受伤的一个因素。此外,天冷时人体的反应也会比较迟钝,加上衣服厚重等因素,导致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下降,都是容易受伤的原因。

  科学锻炼

  掌握秋冬运动的正确打开姿势

  进入秋冬后,前来市三院就诊的肌肉拉伤和扭伤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秋冬季节是运动损伤多发季节,因为天气比较寒冷,人的关节肌肉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热身,而很多人往往热身不够就开始运动锻炼,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痛。”市三院康复科主治医师曾艳梅表示,秋冬季节要科学运动和健身,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运动前热身是防止受伤的重要措施之一。“人体由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不管是骨骼肌、韧带、肌腱等运动器官,还是心、肺等内脏器官,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曾艳梅说,运动前热身的目的在于提高随后激烈运动的效率,降低受伤的风险。良好的热身可以提高肌肉的应答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加快恢复,让身体为高强度训练做好准备。所以热身对于大体能的运动很重要。

  “运动应循序渐进,从中医理论讲,秋冬季节是一个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运动也应顺应循序渐进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曾艳梅说,运动持续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同时,运动中还要注意补充水分、补充电解质。在秋冬季锻炼,服装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衣物应该有一定的保暖性,以免身体受凉,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外,如果肌肉在运动中持续受到寒冷的刺激,体温过低,那么它们的灵活程度也会下降,这就无法很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还要避免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下进行运动锻炼。

  曾艳梅告诉记者,运动后需要马上来进行保暖,做好足够的放松运动,做好拉伸,减轻肌肉的负担,促进肌肉的恢复,防范运动损伤。秋冬气候干燥,温度较低,是肝气偏旺或肝气偏衰的季节,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出血等症状,再加上运动时丧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乏水分的反应。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甘蔗、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此外,如进行长跑锻炼,还要饮用适量的糖水,以防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由于每项健身运动都可能有受伤的风险,曾艳梅提醒,在运动中拥有正确和适当的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是很重要的。“如果自己的爱好是足球,那么在去球场之前一定要穿上合适的训练服和运动鞋。同样,徒步也应该穿好护膝,以保护自己的膝关节健康。”

  应急处理

  运动时突发意外不用慌张

  在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后,有时候运动意外和损伤仍然难以避免。该怎么办呢?

  “在运动中受伤是很常见的情况,但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缓解疼痛、减轻伤害,并促进康复。”市三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郝凤驰表示,出现扭伤或扭曲,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继续受伤,利用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使用弹性绷带或压迫带来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肿胀和提供支撑。同时,提高受伤部位放置,以减少血液流向该区域。出现拉伤,应停止运动并休息,避免对拉伤区域施加压力。也要利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使用弹性绷带或压迫带来压迫拉伤区域,以减少肿胀并提供支撑。另外,还要注意保持受伤部位保持放松状态,并在休息期间适当进行轻度拉伸。

  如果是急性损伤,要先冰敷,因为组织受伤之后的48到72小时是炎性反应期,比较容易出血,所以要冰敷让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出血,同时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是慢性的损伤,比如过度使用造成的劳损,建议采取热敷,因为热敷能加速血液循环,可以让肌肉放松,促进组织的修复。郝凤驰提醒,冰敷和热敷的时间一般是一次20分钟,每间隔2小时一次。冰敷的冰袋建议使用冰水混合物,皮肤上要有所覆盖,避免冻伤;热敷温度在40至50度左右,注意避免烫伤。

  “如果出现韧带撕裂或断裂,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不要试图自行处理。”郝凤驰说,在等待专业医疗时,轻轻用纱布或绷带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移动和进一步的损伤,也不要施加压力于受伤部位。如果发生骨折,应立即平卧,并及时联系急救,到有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诊断、治疗。切记不要乱动,更不能进行按摩或拉拽,因为骨折处很有可能损伤到周围血管,引起淤血和水肿,增大医治难度。

  郝凤驰表示,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第一个信号,如果出现疼痛,就应该立刻停止运动。除了疼痛之外,肢体局部的肿胀、畸形以及活动受限,都是受伤的信号,一定要停止运动,立刻到专科医院诊断、治疗。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怀疑有骨折或严重损伤,应立即就医治疗,避免移动受伤部位。还要注意随时关注身体的信号,并根据疼痛程度和受伤类型调整处理方法。

[作者:  责任编辑: 袁丽娜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