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全力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文章-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沧州市全力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文章

2024-01-08 09:09:24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至手机

  沧州市全力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文章

  文旅融合,让大运河文化深入人心

  南川楼重檐攒尖顶、朗吟楼重檐歇山顶,皆雕梁画栋、巍峨壮观……1月1日,在沧州中心城区大运河畔的南川老街,备受市民关注的南川楼、朗吟楼开楼。

  今年元旦假期,南川老街火爆异常,共接待游客9.5万人次。看表演、品美食、赏非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多业态的经营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2023年以来,沧州市坚持做好保护、传承、利用文章,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生态环境水平,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大运河文化带更加流光溢彩、造福人民。

  严守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绽放运河新生机

  冬日,东光县连镇镇大运河东岸的世界文化遗产——东光谢家坝,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大运河河北段有多处弯道,致使险工险段众多,连镇谢家坝即为险段之一,历史上此处曾多次决口。清朝康熙年间,连镇谢氏乡绅捐资从南方购进大量糯米,组织人力用糯米熬粥加灰土与泥土混合筑堤,故名谢家坝。灰土、糯米合用成就了坚固的堤坝,守护着运河两岸。

  在谢家坝旁,临河而建的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在这个冬天迎来众多参观者。该馆于2021年6月底建成,人们在这里通过实物、文字、图片、模型等体验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大运河的水工智慧。

  经过千百年来的滋养,大运河不仅成为沧州重要的文化源泉和记忆符号,也是沧州的文化地标和精神高地,更是沧州人的“母亲河”。

  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杜金月介绍,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沧州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绽放运河新生机。

  2023年以来,沧州市大力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完成泊头清真寺、孙福友故居、澜阳书院等修复工程,对纪晓岚墓进行系统保护,对齐堰窑址、明清窑址等开展考古勘探。持续开展非遗记录工程,完成运河沿线59项省级非遗项目数字化记录。

  立足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沧州市开展运河水质监测,运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完成沿线140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

  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2023年,沧州市运河两岸种植垂柳2.9万株,清理杂草垃圾67.8万立方米。实施运河沿线规模种植,完成土地流转13.85万亩。

  深挖文化内涵,活化非遗展示,焕发运河新活力

  2023年12月28日,记者走进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大运河流域沿线8省(市)的航运风貌、代表性建筑和非遗项目尽收眼底。

  在河北展区,只见沧州铁狮子周围环绕着运河形态的“飘带”,各个招式不同的“武林高手”形象设置在“飘带”上,尽显沧州武风。铁狮子旁展出的是衡水内画,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我省运河沿线城市的地标建筑,描绘在晶莹剔透的坛瓶之中。再往前,磁州窑、邢瓷、胜芳灯会等非遗项目也一一呈现。

  继续前行,“齐鲁钟神秀”的山东段展区、“洛阳牡丹甲天下”的河南段展区、白墙黛瓦编磬悦耳的安徽段展区风格各异……

  走进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唢呐代表性传承人何树森头顶暖水壶吹唢呐,不但能用嘴吹还能用鼻子吹,甚至还能吹茶壶,将杂技与唢呐演奏完美结合。

  “大运河在吴桥县过境,扮靓‘杂技之乡’。这些年,我通过演出展现非遗魅力,同时手把手教学授艺,希望把杂技唢呐技艺传承下去。”何树森说。

  大运河绵延千里,衍生出数不胜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州武术曾在这里演绎“镖不喊沧”的故事,名扬天下;杂技艺人沿大运河北上南下,展示“杂技之乡”的魅力与传奇。

  沧州市深挖文化内涵,活化非遗展示,焕发古老大运河新活力。

  为传承非遗文化,沧州市持续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人的传承评估,利用非遗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人技能培训。建成运河沿线规模最大的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呈现1022项大运河沿线8省(市)非遗项目;建成沧州水利文化展示馆、中国大运河·纪晓岚文化园;成功举办第五届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大运河专场等活动。

  立足讲好大运河故事,创作情景剧《八极乾坤》,完成《大运·长歌》画卷,出版书籍《中华长刀》;杂技节目《龙跃神州》登上2023年央视春晚,吴桥杂技、沧州武术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栏目。

  突出项目建设,做好项目运营,释放运河新潜力

  1月2日,在南川老街,街巷商铺林立,游人如织,朱门黛瓦的街道与冬日的运河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南川”之名,源于老街的“文化标志物”——南川楼。南川楼建于明嘉靖年间。沿河而建,又因河“新生”,南川楼焕发时代之美。

  沧州大运河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静雅介绍,从1月中旬到2月底,南川老街将持续开展系列民俗文化活动。2月2日至3月11日,大运河(沧州)首届新春灯会将在沧州园博园举办,以红火喜庆的气息、时尚绚烂的色彩,展示沧州文化及大运河景观带新面貌。

  在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高耸的造粒塔外观焕然一新,新建的观光廊道贯穿南北,地面甬道在工业设备间蜿蜒而过,昔日的化工生产装置变成工业艺术集合地。

  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原为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设的化肥厂,2016年化肥厂停产搬迁。沧州市充分利用遗留下来的厂房、仓库、车间、生活设施及工业设备等,打造工业艺术森林、工业非遗记忆馆等,成为广大市民了解工业历史、学习化工知识的“实景课堂”,实现工业遗产的活态利用。

  日前,在大运河畔的青县司马庄村高效智能保温棚里,游客们开心地采摘草莓和西红柿。采摘完,他们又去运河边的森林公园和村庄游玩,体验运河采摘游的乐趣。

  “游客来司马庄,除了采摘,更喜欢体验运河畔的乡村田园风景。”司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勋说,近年来,他们大力发展运河采摘游,打造司马庄京杭大运河观光带,建设运河森林公园、水上乐园及广场,增加观光小火车及水上游船。

  沧州市突出项目建设,做好项目运营,释放大运河新潜力。园博园、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南川老街等项目均已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为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沧州市持续推进吴桥杂技大世界等运河沿线15个重点旅游景区的完善提升。积极打造大运河乡村旅游示范带,吴桥县被评为首批“河北旅游名县创建县”,沧县纸房头乡大白洋桥村获评“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持续壮大特色农业产业规模,运河沿线打造泊头沙地梨长廊、沧县傅家圈桃花源长廊2个十里长廊,形成5个万亩以上农业片区,8个千亩以上特色种植示范区。(记者 戴绍志)

[作者: 戴绍志  责任编辑: 王立鹏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