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已过 你是否患上了“节后综合征”-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假期已过 你是否患上了“节后综合征”

2024-02-20 09:02:17来源:燕赵晚报

分享至手机

  假期已过 你是否患上了“节后综合征”

  专家建议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同时要做好自我心理调整

远离节后综合征。新华社发 王鹏 作

  春节假期已过,你有没有出现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寝食难安?有没有满脸油脂、到处长痘?有没有不想上班、不想起床?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等?如果有,那就要小心得了“节后综合征”了。

  “春节期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比年前翻了一番,以年轻人居多。”春节假期,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建华院区)主任郭争荣十分忙碌。昨日,记者先后走访了几家医院发现,不少人患上了“节后综合征”。

  饮食不规律 消化道问题患者增多

  市民吴女士过年期间每天都在和亲朋好友聚餐,这两天感觉胃不舒服,有点拉肚子。经医生诊断,吴女士得了急性胃肠炎,医生对她进行了对症治疗。医生告诉吴女士,她患的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胃肠道疾病,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食入生冷硬及不洁食品、过量饮用刺激性食物等原因,造成胃肠功能被严重削弱,从而引起胃肠道黏膜急性炎症性改变。

  吴女士说,医生诊治之后告诉自己,过年期间医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急性胃肠炎等患者很多,大多都是跟春节这个时期饮食不规律、进食量增多、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摄入过量、大量饮酒等有关,其中消化道出血患者居多。

  对此,郭争荣主任说,患者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时,无论是呕血、呕吐咖啡样物,还是排黑便,最好立即就医,内镜检查下及时发现出血点。往年春节还有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胃镜查出胃癌的患者。因此提醒大家,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中年朋友最好能每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

  暴饮暴食易诱发急性胆囊炎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急性胆囊炎也是春节期间相对较多的疾病,一般有胆结石或高血脂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暴饮暴食、大量饮酒或者摄入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就容易诱发。因此,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饮酒很重要。高血脂症患者还应做到低脂肪饮食,坚持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就可以预防急性胆囊炎。

  45岁的马先生几天前的晚上突然肚子痛得不行,被家人立即送诊,经检查发现是急性胆囊炎。“医生说,这个疾病起病急,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可放射到右肩部、后背部,可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治疗。”马先生说。

  在咨询医生后,马先生得知,每年春节前后,都是胆囊炎的高发期。一方面,饱餐、酗酒、进食大量油腻食物等都是常见诱发因素,这些会导致胆汁分泌过多,从而诱发疾病;另一方面,寒冷刺激也是诱发因素,会导致人体的神经调节功能发生紊乱,使胆汁成分改变、胆汁分泌增多。

  马先生从医生处得知,避免饮食过于油腻或者暴饮暴食,是有胆结石的患者特别是有过胆囊炎发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要吃得过饱和过度饮酒、熬夜

  那么如何避免“生理上的春节综合征”呢?郭争荣主任说,适当调整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减少酒精、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要清淡、均衡饮食,并且三餐定时。

  “改变烹饪方式,用蒸、煮、炖、炝、拌、烩等烹调方法,避免炸、煎、爆、烤、熏、涮等,同时少油、少盐、少糖。多吃粗粮、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同时调整作息时间,注意休息。另外,适当增加锻炼。”郭争荣主任说道。

  “如果本身就有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基础,再加上春节期间暴饮暴食,又过量饮酒,就容易引发胆源性胰腺炎。此类病人常常表现为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等。”郭争荣主任说,而一些原本就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在饮食上又不加以控制,就易出现高脂血症胰腺炎。

  还有部分患者原本就存在消化性溃疡,或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没有规范治疗,春节期间频繁饮酒或食用过多粗糙的食物,则易引发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大便发黑、阵发性腹痛等。

  在郭争荣主任看来,春节期间及节后出现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过量进食,或食用较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的。“在饮食上冷热交替也容易引发胃肠炎,如部分年轻人一聚会就火锅、冰粉一起吃,这就大大加重了胃肠道负担。”郭争荣主任说,春节期间是胃食管反流症的高发期,其主要原因就是暴饮暴食。像饮酒、睡前吃饭,以及吃太多甜食或油腻食物,都是加重胃食管反流的常见诱因。针对此类消化系统“节中、节后综合征”,郭争荣主任建议,“管住嘴”,减轻胃肠系统负担,每顿不要吃过饱,也不应过度饮酒、熬夜。

  “本身有胆囊炎、胆结石的病人,更要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吃油腻食物;一旦发现有腹部不适,要及早就医,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郭争荣主任说,部分因过年而延迟了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应尽快到院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尽早收心 加强自我调节

  记者了解到,“节后综合征”是指一个长的假期之后出现(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除了生理上的“节日综合征”外,心理上的“节日综合征”也困扰着不少人。突然来一个长时间的假期,整整几天不用上班,突然闲下来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失落、焦躁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从心理学角度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人的大脑中枢会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如果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这时,平日总在超时工作、觉得没有个人时间的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变化就会带来不适应。”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心理科负责人吴彦敏说。

  记者了解到,这种心理失调其实也是一种提示信号,平日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并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此以往,很可能因工作紧张、压力过大而引发各类身心疾病。许多人以为休息了,就是远离压力,就会减少焦虑抑郁情绪,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要学会休息,如果一个人在长的假期里休息不当,反而可能因为“节后综合征”引发“节后抑郁”。

  “为此,规律生活早睡,合理安排起居,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常言说‘早睡早起身体好’,节日期间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不能因为长假期就放纵自己。”吴彦敏说道,春节过后,可以尝试着饮食清淡,多喝茶。长假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也不要吃得过于油腻,以免对肠胃造成更大的负担。定时饮食,多喝茶、多吃水果,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等“清火”食品。

  上班后要尽早收心,加强自我调节。人由放松休闲进入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出现心理落差及身体不适是正常反应,所谓“节后综合征”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负面情绪。不要被这负面情绪拖垮了身体和生活。

  》》》温馨提示

  吴彦敏给出了“节后综合征”的几个自我调整方法:

  方法一:假期有的人会熬夜刷剧,有的人会通宵打牌,还有的人奔波在旅途中,这样生物钟被打乱,导致上班后整日精神不振。这类人群可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吐故纳新,紧张感也便随之缓解。

  方法二:上班人群应循序渐进地安排工作。在刚开始上班时,做好具体的计划安排,让自己不会手忙脚乱,同时尽量不要给自己安排太过复杂或是繁重的任务,逐渐适应上班节奏。

  方法三:自我调整最为关键。若在工作或是学习上遇到问题,可给自己一些缓冲的空间,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来放松,应多与家人、朋友沟通,缓解不适。

  方法四:用饮食调整身体状态。建议以清淡为主,配合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饮酒。

  方法五:适量运动调整精神状态。可以每天拿出一小时左右进行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有氧运动能帮助身体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恢复肌肉和神经的最佳状态。(记者 李惺 赵晓华)

[作者: 李惺 赵晓华  责任编辑: 杨丹宇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