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主城区13条道路贯通改造等民生工程加快推进
精准发力,城市更新惠民便民
鲸川路、晴川路、行署西街等一条条具有沧州浓郁历史特色的街道贯通;安运佳苑小区、津水名苑小区等一批城市更新安置区交房,回迁群众走进新家……
2021年以来,沧州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高水平城市更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品质更优、颜值更高,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强。目前,56条道路实现贯通,列入今年民生实事的13条道路贯通工程正加快推进,一批城市更新安置区启动回迁,一幅城市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打通主干道,畅通“微循环”
5月22日,记者从沧州市委出发,驱车行驶在沧州市行署西街,一路向南,道路逐渐延展开来。
通过沧州市实施的道路贯通工程,这条路向南跨过黄河路、晴川路、鲸川路、九河路等沧州市多条主干道,与沧州市的大外环海河路相交,成为沧州千年大运河畔一条新的交通干线。
“不光是行署西街贯通了,就是与它连通的晴川路、鲸川路,也从东西方向实现了贯通。”沧州市民杨洋说,家住在大运河畔,现在,出门就是新贯通的行署西街、晴川路,看着这些崭新的道路,心里特别豁亮!
在实施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道路“肠梗阻”是个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原本5分钟的路程,因为道路不通,群众绕行很可能要花费半小时,不仅耽误时间,也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压力。打通主干道,畅通“微循环”,成为群众的迫切需求和热切期盼。
基于此,2021年以来,沧州市委、市政府着眼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持续推进中心城区道路贯通工程,连年纳入民生实事重点推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在推进道路贯通工程过程中,沧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通过“一线工作法”深入现场调研,抓住问题症结所在,果断采取有力措施,破除难点问题;各级各部门协作配合,各参建单位挂图作战,制定现场办公方案,逐个项目研究推动,为道路贯通工程高效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经过合力攻坚,行署西街、新华西路等56条道路陆续实现贯通,城市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堵心路”变身为“舒心路”。
“我在沧州高铁西站附近上班,以前开车从家出发去单位,需要经过社区旁边一条很窄的路。路窄加上有转弯,每次通过都提心吊胆。”家住运河区锦绣天地小区的居民赵雅楠说,家门口的鲸川路贯通后,到单位一路通畅,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以前,沧州市新华西路穿过迎宾大道,就变成一条小窄路,通行不便。前不久,新华西路西延路贯通后,这段窄路变成宽敞整洁的双向八车道。
“2021年以来,沧州市56条道路实现贯通,这既是民心所向,更是城市发展所需。”沧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科科长赵元刚说,一条条道路的贯通,不仅增加路网密度,打通交通堵点,推动中心城区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多层高效的路网格局加速形成,也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繁荣了城市经济,让沧州更加宜居、发展更具活力。
在已经实现56条道路贯通的基础上,今年,沧州市又启动13条道路的贯通改造工程,并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今年年底前,所有道路将全部实现竣工通车。
在沧州市新华区东风路贯通工程施工现场,长达64.5米的下穿铁路箱涵已成功完成既定87.2米的顶进施工。当前,施工工人正在进行桥区外侧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各项工作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进。
东风路是沧州老城区次干路,通过涵洞穿越铁路,每日通行人数众多。原道路涵洞低矮狭窄,汛期易产生积水,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民日常出行。在充分调研、详细规划、科学评判的基础上,沧州市将东风路贯通工程纳入城市更新项目。中铁六局集团东风路地道桥工程项目党支部书记董弘铂说,当前东风路贯通整体项目已完成60%,接下来,他们将根据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道路早日通车,满足老百姓出行需求。
建好安置区,圆群众“安居梦”
5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沧州市迎宾大道西侧的安运佳苑小区。适逢该小区北区3号楼居民宋学珍一家乔迁新居,她的家人正将家用物品和家具陆续搬到新房子里。
“这里的环境真是太好啦!小区对面就是沧州市植物园,北侧是数所高等院校,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教育氛围,都是一流的!”88岁的宋学珍坐在装修一新的新房子里,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起她的新家。
宋学珍是沧州市大运河畔南川楼村居民,按照城市更新搬迁安置政策,在安运佳苑小区,她家分得了129平方米的住房。“以前在南川楼村,住的是旧楼。”她说,现在分了这套三居室电梯房,宽敞又明亮,在以前,真是想也不敢想。
安运佳苑小区是运河区城市更新项目的搬迁安置区。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总建筑面积超24万平方米。目前,正按照交房方案进行第1批次(南川楼片区)1060套房屋交付工作。
2021年以来,沧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安置区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加快安置区建设进度。同时,成立安置房建设专班,印发《沧州市安置房项目建设标准指南》,合理安排相关项目施工工期,努力打造样板工程、放心工程。
目前,沧州市中心城区已有19个城市更新安置区项目开工,其中,计划2024年竣工交付项目13个,2025年竣工交付项目6个。
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质
5月22日,记者走进沧州市大运河畔的南川老街,一缕清风迎面吹来。
京杭大运河流经沧州市区,形成一个个美丽的河湾,南川老街便在河湾怀抱中。运河畔,复建的朗吟楼、南川楼每天有许多前来游玩的市民。古色古香的街区建筑依次排开,街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
“漫步南川老街,感觉悠闲自在。”市民张伟说,这里既有园林小品、四合院、老街巷等传统风貌,又有酒吧、西餐厅、咖啡店等现代生活元素,他非常喜欢,经常来转转。
近年来,沧州市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科学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积极谋划城市更新项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城市品质更优、颜值更高。
去年以来,永济路成了沧州市区新名片。在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中,沧州市对永济路4.3公里路段进行改造提升,对道路两侧部分“老破小”楼房进行征拆,同时对老旧建筑外观风貌进行整体提升,并进行沿途景观绿化及游园建设,精心打造的“永济路十景”风景各异。
在沧州市园博园旁的沧州坊历史文化街区,幽静雅致的四合院、古香古色的戏楼、耸立的城关、三楼四柱式的冲天牌楼各具特色,皆是风景。狮城印象、好客欢乐城、怀旧食光、娃娃总动员等网红店铺里,许多游客选购商品……
“沧州坊将沧州的地域文化、美食体验、休闲娱乐与非遗传承进行有机融合,打造了极具大运河文化底蕴的城市高品质生活空间。”沧州大运河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静雅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提升沧州坊的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引进更多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沧州坊成为城市的活力街区。(记者 戴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