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未来之城”:10个雄安建设者的故事-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逐梦“未来之城”:10个雄安建设者的故事

2024-07-10 09:24:02来源:新华网

分享至手机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7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逐梦“未来之城”:10个雄安建设者的故事》的报道。

  高速路进出口附近的红色雄安门,车辆往来穿梭,南来北往的人们,在这里寻找着机会;高铁雄安站大厅里,旅客进进出出,一座千年轮以千年为刻度,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脉搏。

  雄安新区设立7年多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奇迹背后,饱含着无数雄安建设者的汗水。他们在这座“未来之城”逐梦,讲述着“雄安故事”。

故事1:工作地是个“大学堂”

  “当时我站在‘雄安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建设现场,车辆穿梭,夜晚灯火通明,周边是一片玉米地。我强烈感受到,这里将开启一个新时代。”回忆起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之初的建设场景,田景林记忆犹新。那时他还无法设想,自己将亲手操盘启动区一个重点项目。

  2017年,刚从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田景林在一家咨询单位工作,有幸参与了雄安新区一个项目建设。其后,从借调到中国雄安集团,到正式入职,再到成长为集团业务骨干,田景林7年换了8个岗位,雄安新区的快速发展促使他不断转换角色。如今,33岁的田景林已成长为雄安雄商发展公司工程总监、金融岛发展公司总经理。

  田景林说,作为工科生,看到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和火热的建设场景就会心动。新区设立之初,人才紧缺,只懂一方面专业知识很难“玩转”,集团经常组织“夜校”讲堂,由不同专业出身的员工分享专业知识。集团“一线行”活动,则把大家拉到工地去实践,房屋建筑、市政道路、生态治理、水利防洪等项目都囊括其中。这让给排水专业出身的他,掌握了多领域专业知识。

  白天工作、夜晚学习,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逼着人成长。“在雄安,不进则退的感觉特别强烈,靠单一专业包打天下、靠资历吃老本,很难长久。”田景林说。

  金融岛是启动区又一个大体量标志性项目。操盘这样的项目,田景林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容有失”,项目要充分汲取以往经验教训。“新区不少项目操盘手是90后,这在成熟城市基本不太可能。”田景林说。

故事2:让创新梦想再出发

  25年前,还在清华大学读大学的马扬飚参加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并获得了金奖。随后,他和清华大学团队代表中国去美国硅谷参加了全球创业大赛总决赛。看到美国硅谷的创新场景,马扬飚深感震撼。

  这些年,他一直关注着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他看来,雄安新区从发展理念到政策,再到环境都深刻烙印着创新基因,完全有条件成长为国家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来雄安前,马扬飚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总裁,安家在北京。2021年11月,他第一次来雄安,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深深吸引了他。

  当马扬飚看到雄安新区2022年招聘雄安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如今,他有一个新使命:为雄安新区做强做优创新平台,打造优质创新生态。

  “二次创业”有苦有甜。马扬飚清楚记得,刚到雄安时,他和几个同事挤在市民服务中心一间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后来到容东片区雄才大厦租下了一层楼。现在他成为一个科创园区的管理者。

  2023年9月,雄安科创中心投入使用前,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为了抢进度连夜加班。“装桌椅、调试设备、摆放绿植、优化运营方案……不管工程师还是总经理,大家一起加班到半夜,买了宵夜围坐在一起互相加油鼓劲,那个场景我永远不会忘记。”马扬飚说。

  马扬飚与同事们一起申请新设立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点支持以院士等顶尖人才团队领衔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2024年2月28日决定设立基金,到3月19日第一笔1亿元投资款完成投资,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一天平均要对接五六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诉求都不一样,我们很难用固定的条款去对接。”马扬飚说,越来越多的人才来雄安创业,不是靠我们留住了他们,是雄安!这么大的舞台,值得五湖四海的人放下行囊、成就梦想。

故事3:为落户高校“添砖加瓦”

  2023年11月28日,伴随着雄安校区开工建设,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建设项目指挥部综合管理部部长郭志恒在雄安的工作更忙了。

  早在2020年,他就来到雄安,负责新校区的筹建。几年时间,他与团队一起完成学校的项目选址、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建设项目开工等一系列工作。

  郭志恒习惯乘坐高铁到雄安新区,从北京西站出发到雄安站仅用了49分钟;同事自驾京雄高速,一小时内也到达雄安新区。京雄之间交通如此便捷,这是雄安新区给郭志恒的第一印象。

  “如果一周没来,可能会发现身边的大楼都悄悄地长高了;如果几个月没来,可能会被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清新明亮的城市风貌吓一跳。”郭志恒说,那些曾经在导航里都找不到的地方,要么变成了风格各异的办公楼,要么变成了艺术感极强的城市公园。

  随着学校建设提速,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首个开工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在郭志恒看来,一所大学,有形的硬件条件是基础,无形的文化精神是灵魂。

  “大学里最持久的是校园文化,我们会把北京科技大学的文化传统在雄安校区落地生根。”郭志恒说,雄安校区建成后,面积将是北京校区的两倍大,未来可以容纳3.6万名大学生在这里就读。雄安新区优先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和北京科技大学的优势重点学科高度吻合,有了这些利好,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好。

  “期待着北京科技大学新校区早日落成,也期待着同事和同学们早日来到雄安新区。”郭志恒说。

故事4:细节决定质量

  头戴安全帽、身穿蓝马甲,杨越每天按时到大河片区市政道路及管廊项目建设工地。作为项目负责人,他的心始终不敢放松:“汛期来了,既要确保施工质量,还要抓好防汛和安全生产。”

  2019年从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杨越入职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从“职场小白”到项目负责人,8本厚厚的施工日志,记录着点点滴滴:“大河二标生产调度会”“管廊肥槽回填”“精准落实、严控验收细节”……

  在工程推进中,杨越会把工作要点写进日志,比如有多少工人进场,安全隐患是否已整改,工程细节是否符合要求。“雄安质量要体现在每一个施工细节中,要始终带着信念和责任感去工作。”杨越说。

  “做事要争取一次成型、一步到位、一次成优”……厚厚的施工日志,也记录了杨越对人生的思考。短短5年,从做好一亩三分地的事,到统筹整个片区一盘棋,杨越身份在转变,不变的是做事的态度。

故事5:满满的归属感

  “从成立到现在,单位的办公场所从一间房到一层楼,再到现在的一栋楼,这些变化非常吸引我。”毕业后工作还不满一年的石莹,指着公司墙上的图片展,很感慨。

  2022年8月,雄安国创中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是一家由雄安新区管委会作为发起单位,联合6家央企共建单位成立的区属国有企业。

  去年6月,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石莹,成为公司招聘的第一批应届毕业生。至今,石莹对第一次来雄安求职的场景记忆犹新——

  “面试通知短信里,附带了一个雄安人才驿站的申报链接。我点进去填了材料,就显示申请成功了。”到雄安那天已是晚上10点多,让石莹惊讶的是,当她拎着行李赶到人才驿站时,工作人员在楼下等着她。

  人才驿站里设施齐全,在这里免费住宿一晚,第二天参加完面试后,石莹带着对这座新城市的好感回到学校。

  正式入职后,她还申领到应届毕业生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贴,这足够在新区租一套两室一厅。她随后还成功申请了“雄才卡”,享受涵盖公共交通、医疗等在内的优惠政策。

  “这里给年轻人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各项前沿工作。”石莹说,在今年5月“老科技工作者雄安行”活动中,她作为最年轻的联络组长,负责32位重要活动嘉宾的联络工作,得到很多锻炼。个人成长与新区发展紧密相连,让她有满满的归属感。

故事6:这里是最好的“试验场”

  来雄安新区工作两年多来,黄武陵最大的感受是,这里正加速构建一流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要素资源,整合行业创新应用场景,形成创新生态环境。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最好的“试验场”。

  黄武陵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曾在中科院自动化所、阿里达摩院等单位工作。2022年来到新区,现为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认知智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智能交通等领域研究工作。

  黄武陵说,他带领团队在无人驾驶物流车辆、数字道路全息路网、交通仿真与推演等领域已取得科研成果,正努力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雄安新区智能交通发展。

  近年来,雄安创新研究院已引进各类科研人员百余人,形成了一支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和未来技术的科研队伍。

  回看当初选择雄安的决定,黄武陵说:雄安具备智慧城市多样化创新场景,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更直接走向应用。创新,让雄安蕴含着无限可能。

故事7:寻找新的商机

  “今天下午我过去找您面谈吧,我们公司就在雄安,很方便。”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伊斯普信息科技(雄安)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茂森忙着跟客户电话约洽谈生意。

  这家公司的母公司——北京伊斯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今年3月,高茂森在雄安新区注册子公司,是因为看到这里潜在的市场机会。

  “2017年雄安新区宣布设立后,我们就非常关注这个地方,2023年底觉得时机比较成熟了,便开始深入考察。”高茂森说,每次来都会看到新变化,雄安发展速度让他充满期待。

  今年3月26日,高茂森到雄安办理公司注册手续。本想着把材料提交上去就回北京等待,过一段时间再来取证件。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办事人员就通知去拿执照,当时他还以为是搞错了。

  随着《河北雄安新区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等政策出台,科创种子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纷纷设立,激发了科技型民营企业投资热情。自2023年9月14日“千企雄安行”开展以来,雄安新区已累计对接企业近4000家。

  在这里,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领到补贴;新区“雄才16条”支持政策,给公司招聘人才提供了便利。高茂森说,中关村科技园一期已经“满员”,二期正在招商,干事创业热情起来了。

故事8:新社区里的新生活

  作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定安、金河、新荷三个社区的党总支书记,郭俊媛就像一个“大管家”,面对1.6万名征迁安置群众,工作千头万绪,忙起来经常连轴转。

  2022年初,郭俊媛刚到社区工作,第一项任务便是组织群众集中选房。征迁安置群众对城市生活充满陌生感,对回迁房质量非常关注。为了让群众心安,郭俊媛和同事们走遍社区每一套回迁房,一些房屋检查不止一次。从地板到门窗,从灶具到淋浴间……每一处都仔细查验。

  群众回迁入住后,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独门独院到楼上楼下,从邻里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既经历着身份转变,更面临着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等变迁。这一切,给郭俊媛和同事们带来不小挑战。

  在很多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主要跟物业打交道,可是雄安的新社区问题集中、解决难度大,社区干部要阵地前移。

  有一次,辖区内两户居民因噪音问题产生积怨,又发生漏水浸泡了天花板。社区干部连续4天上门调解,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最终化解了矛盾;多名餐饮店打工的年轻租户经常凌晨回家,在房内聚会、唱歌,宠物狗不时叫唤,邻里矛盾多次调处难以化解。社区运用“一呼联应”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组织社区民警、物业管理员、楼门长等,多次登门向租户摆事实、讲法律、说情理,终于解决了难题。

  社区服务事无巨细。有卤味店经营者找不到合适店铺,社区主动帮忙协调;居民需要就业,社区与用人单位对接组织招聘会;中老年人需要娱乐活动,社区组织老友汇联欢会、骑行社、瑜伽社、形体班、书法课等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故事9:当梦想照进现实

  “前不久,我参与接待了一个国外考察团,他们国家也正在建设一座新城,来雄安交流经验。记得他们最关心的是:雄安的未来是什么样子?”面对这个问题,雄安新区管委会干部蔡泽洲内心有一个答案。

  6月27日,蔡泽洲在“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雄安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牟宇 摄

  蔡泽洲保存的一张照片,记录了这样一件事:7年前,刚设立的雄安新区邀请全球顶尖规划团队,为新区规划纲要的制定提供国际咨询。咨询会上,参会的各国专家都问:中国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当时的设计理念,如今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蔡泽洲说,这也符合她心中“未来之城”的样子。

  她说,自己生活在一座“智慧之城”。在雄安看到的每一座新建筑,在网络端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数字化模型。机器人开始参与城市的方方面面,融入建筑、农场、餐饮等场景中。这里奔跑的是智慧的车,走的是聪明的路。

  雄安的建筑是绿色的,零碳建筑能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会发电”的雄安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出行是绿色的,绿色交通出行比例目标是达到90%;产业也是绿色的,雄安新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等高端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生活在这里,蔡泽洲还感受到了艺术氛围。雄安新区的建筑彰显着中式美学,有采用白洋淀“金芦苇”设计理念的大楼,有建筑拱形借鉴赵州桥的“城市之眼”,还有犹如层层书页的大学园图书馆……

  “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追逐梦想,从事热爱的工作,汲取最新的知识,和来自各地的人们交流合作。”蔡泽洲说。

故事10:为外地来客细说雄安

  50岁的吴春玉,是中国雄安集团交通公司一位出租车司机。虽然是辽宁人,老吴却堪称雄安“活地图”。

  干过销售、做过医药、跑过物流、倒过煤炭……老吴的人生履历可谓丰富。总是在追寻人生“新风景”的老吴,在雄安新区宣布设立后第4天就来到新区。“我想来见识一座新城。”老吴说。

  老吴曾在雄安新区一个文化创业园区工作。闲暇时,他喜欢到处溜达,探访了新区不少地方。去年5月,中国雄安集团交通公司招聘首批出租车司机,老吴报名入职。“我是个话痨,也算了解雄安,这份工作正好给了我向外地人介绍新区的好机会。”

  有游客来追寻雄安之美。郁郁葱葱的千年秀林,风景如画的白洋淀,还有郊野公园、燕南堤公园……游客总是问哪里景美值得去?老吴会详细推荐旅游线路,还告诉他们新区有旅游大巴、免费公交,可以畅游雄安新地标。

  有考察者来体验雄安之新。去年10月,老吴在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接到两位中年人。“可以带我们逛一逛雄安新建片区吗?”听到客人的要求,老吴迅速规划出一条“打卡”路线,车览了容东片区、启动区、昝岗片区,最后到达雄安站。一路边看边讲解,客人非常满意。

  一年来,老吴服务的外地乘客数也数不清,他们中有搞调研的学者,有前来找工作的大学生,有来跑“雄马”的运动健儿,还有前往各项目部的工人师傅……老吴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介绍雄安日新月异的变化,解答乘客关于雄安的一些疑问,他觉得这是作为一个“新雄安人”的责任。(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涛 齐雷杰 秦婧 苏凯洋 邹尚伯)

[作者: 张涛 齐雷杰 秦婧 苏凯洋 邹尚伯  责任编辑: 王晓娟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