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河北分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350余张照片,从百姓视角出发,以视觉逻辑为线索,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是新华社“国家摄影队”的“传世宝藏”“珍贵图片”,面向公众的一次集中展示。
燕赵新篇是展览精心设置的篇章之一。近百张照片分为经济建设、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生态文明4个板块,展现河北在产业转型、生态治理、文旅融合等领域的精彩瞬间,多维度呈现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风貌。
我们在燕赵新篇四个板块精选部分照片,依次“搬到”云端呈现给大家。今天展示的是经济建设板块的精选照片。
近年来,河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未来产业茁壮成长,河北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从特色产业到机器人研发,从广袤田野到现代园区,从高速公路到港口码头……在经济建设板块,每张照片都涌动着河北发展的澎湃动能。
2018年10月25日,游客在唐山市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中国铁路源头”参观。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点评:景深控制得当,画面信息量大,延伸的轨道仿若从过去驶向未来。
2018年3月23日,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复兴号”动车组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点评:照片张力十足,寓意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2021年7月1日拍摄的河北雄安新区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日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点评:通过日出时分的光影捕捉,刻画出雄安站“荷叶上的露珠”设计主题,“未来之城”呈现蓬勃生机。
2018年12月28日,历时两年半建设、全长约650公里的太行山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开通。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点评:高速公路在皑皑白雪中蜿蜒伸展,穿越起伏的山峦与广袤的田野,展现出人类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2023年4月19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河郭镇张相村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在麦田喷洒农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点评:构图考究,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春管画卷。
2018年6月5日,工作人员驾驶联合收割机在河北省磁县讲武城镇西陈村麦田里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点评:多台联合收割机同时作业的丰收场景,展现了麦田的广阔与壮美。
2022年6月9日,工人在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机器人企业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点评:画面语言生动,凸显未来产业勃勃生机。
2023年2月11日,河北省河间市一家工艺玻璃制品生产企业工人在车间内加工产品。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点评:跳动的火焰,引发人们对玻璃制品生产工艺的兴趣。
2023年2月26日拍摄的一个清洁能源示范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点评:场面宏大,冲击力强,折射中国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
2023年10月19日,船舶停靠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点评:视角独特、构图精巧,展现了繁忙而有序的港口工作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