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双盲”评审改革
“双盲”评审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不久前,邢台市信都区皇台底中学新建学生宿舍楼施工项目竞标,初来乍到的北京华磊艺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路过关斩将在与多家河北本地企业的竞争中胜出,顺利拿到这个标的额1100多万元的项目。
11月11日,回顾投标经历,北京华磊艺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煜深有感触:“不问企业性质,只要实力突出,就能脱颖而出,我们为河北营商环境点赞!”
这个标是怎么评出来的?
“盲抽”评标专家、“盲评”技术标暗标,这是一次“双盲”评审。
开标前,工作人员和招标人代表登录河北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系统专家库,“盲抽”4位评标专家。系统不显示专家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在现场签到之前,专家身份信息保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全程互不见面。
评标时,专家登录电子评标系统,只能看到技术标暗标。这些投标文件制式统一,不出现任何能够识别投标人的信息。专家“盲评”打分,系统自动汇总得分并按程序确定中标候选人。
不知道评谁的标,也不知道谁来评标,这样的“双盲”评审,让招标投标更加公正、透明。
招标投标,是观察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公开、公平、公正是招标投标的关键。
在过去,“量身定做”、围标串标、打“人情分”等问题,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时常可见,这不仅挫伤了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还对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拒绝“熟面孔”,避免“圈子化”,不打“人情分”,2023年5月,河北在全国率先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从制度上保证评审结果公正透明。
以“双盲”评审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目前,我省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双盲”评审改革。
瞄准痛点,狠抓关键,我省不断深化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持续推进评标专家“盲抽”、评标专家“盲评”、远程异地评标、分散评标、招标投标全程网办,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对评标的干扰。
10月22日,保定市数据要素创新中心建设项目(一期)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是中电(武汉)网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本次评标以保定市为主场、秦皇岛市为副场,“盲抽”两地专家,通过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进行线上“盲评”。
为何要在两地评?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处处长韩英利表示,这不仅能破解项目评审过程中专家“熟面孔”等问题,还能推动区域优质专家资源共享,解决专家数量不足、专业类型不均衡的难题。
“我们是外来企业,之前总担心其他竞标人走后门、托关系。现在看来,我们可以在河北这个公平竞争的赛场上大显身手了。”中电(武汉)网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朱丽娅说。
为有序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我省通过调增专家专业个数、相近专业关联合并等措施,进一步扩充评标专家数量。截至目前,省统一评标专家库中最细分专业类别专家人数均达到100人以上。
一个个支持政策实打实施行,一项项务实行动深入推进……目前,投标“不出门”、开标“不见面”、评标“屏对屏”、办事“零跑腿”已成为招标投标领域的常态。
“双盲”评审小切口,增强了经营主体的获得感。
“早先投标,要打印厚厚一摞纸质标书,带到开标现场,如今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等事项‘一网通办’。原先要跑好几趟,现在一趟也不用跑,就把合同签了。”位于陕西西安的山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王陇平对河北推行“双盲”评审全流程网办赞不绝口。
韩英利介绍,“双盲”评审改革成效之一,就是有效避免了招标人和评标专家戴着“有色眼镜”看民营企业的问题,实现了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让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的投标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全面推行“双盲”评审改革,促进了各类所有制企业均衡发展,提振了企业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
“双盲”评审小切口,提升了河北招商引资吸引力。
优哥(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中钧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陕西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积极参与石家庄市北部片区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并竞得标的;丰汇国际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圣弘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北设立分公司,方便参与更多招标投标活动。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河北是全国进步最明显的五个省份之一。(记者贾楠、解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