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的提出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要求,其内涵主旨就是要立足社会需要,调动一切主体,运用各种资源,覆盖所有场域,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当前“大思政课”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对其建设与推进构成了制约。因此,深入剖析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成就与经验,客观审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明确其实践推进的详细路径,对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成效
协同育人意识逐步深化。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强调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单一主体、单一环节的局限,促使高校开始重新审视思政教育的意义与要求。“大思政课”理念提出后,进一步拓宽了思政教育的视野和边界。它倡导将思政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各个专业之中,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思政教育体系。这一理念的推广,使得高校师生意识到,思政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等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协同育人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增强。
“重理论轻实践”状况有所改善。过去,高校思政课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开展不足,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指南。
当前,思政教师愈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参与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参观学习、调查访问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形成课堂实践、课外活动、线上活动、校外实践的育人合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得思政课程更加生动、贴近学生实际,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不断增强。近年来,高校加大了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在理念认知方面,高校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组织课程思政类的研讨、培训、比赛等形式,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培养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在教学内容优化方面,高校教师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充分发挥非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形。
二、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
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有的高校未将“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责任归属不明确,导致“大思政课”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仅停留在表面。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实践、评估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调动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主体协同性差。当前,高校各主体对“大思政课”建设缺乏使命感和融通的意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亦有待提高:学校管理层对“大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相关政策和资源的投入不足;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各类育人主体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够;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获得感不足,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这种缺乏有效协同的情况,导致了育人过程碎片化,难以发挥连贯作用,形成合力,从而影响了育人成效。
“理”“实”关联度低。很多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不力,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内容关联度较低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具体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难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得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不足;缺乏实践教学的激励政策,实践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内容单一化、形式化、表面化,使得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削弱了思政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实际效果。
三、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
构建一个体系。一是构建横向拓展的育人体系。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协作机制,形成“三位一体”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学校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家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成长、发展环境,形成协同育人理念;将家庭与社会中的育人资源有效转化为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比如鼓励学生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面向企事业单位所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为其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引领工作。二是纵向建立大中小学协同育人体系。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思政课程应构成一个统一的“思政课共同体”。“思政课共同体”让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师资等方面有联系、有呼应,使学生在不同阶段能够得到连贯的教育和指导,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逐步积累和提升。
抓住两个重点。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是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重点内容。一是理论武装。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强化学生理论武装的主渠道。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二是实践育人。与传统思政课相比,强调实践育人是“大思政课”最显著的特点。因此,在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的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专业需求等,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实践活动,让实践教学环节落地。
完成三个目标。一是实现育人主体的联通。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制,运用好党政领导干部、学工队伍、思政教师、辅导员等校内骨干力量,充分调动各院系基层党组织、行政部门、共青团、专业教师等承担相应职责,推动校外党政领导、先锋模范、专家学者进校园参与育人环节。二是实现育人内容的融通。1.理论和实践的融通。如何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如何让理论和实践不脱节,关键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要融通。理论教学要以社会问题为导向,关注社会需求,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要以实践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同时,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内容要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适时、准确地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校园活动、讲座论坛、志愿服务等。2.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同频共振。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相互配合,挖掘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并把专业培养要求融入思政课中,让思政课和各学科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凝聚育人合力。三是实现育人效果的贯通。一直以来,实践教学缺乏考核反馈机制,育人效果无法检验。为更好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提高育人成效,高校应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与反馈机制,实现育人效果的贯通。1.建立考核机制,既要考核教师实践育人成果,也要考核学生实践情况。教学督导部门要把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情况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中,纳入学生评教细则的一部分。可从实践教学内容、目标、组织形式、开展次数、开展范围、效果影响等方面进行衡量和考评,激发教师实践育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可以直观体现在学生成绩上,通过把实践教学纳入成绩考评的方式,鼓励学生真参与、真收获。2.建立反馈机制。教学部门应定期召开反馈会议,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总结,组织优秀教师分享经验,促进交流学习。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可通过问卷调查、撰写心得、研讨交流等形式收集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改进,努力提高育人实效。
落实四项举措。一是把握“大方向”,站位有高度。办好高校“大思政课”,必须紧扣时代主题、立足学生实际,通过课上分享、线上交流、讲座活动、实践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建好“大团队”,育人有效度。1.建好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强化使命担当,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加强思政教师管理制度建设,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活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学习交流,提升育人本领;鼓励思政教师参与主题活动、教学大赛、调查研究,提升综合素质,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2.打造全员思政的育人共同体。注重提升校内党务工作者、学工队伍、辅导员、共青团干部、行政部门负责人、专业教师等校内力量的理论素养,推动校外先锋模范、专家学者、红色基地讲解员、志愿者等主体进校园参与协同育人,不断优化“大思政课”的师资队伍结构,更好实现全员育人目标。三是上好“小课堂”,让理论有深度。思政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建好“大思政课”首先要上好“小课堂”。思政课教师课前要坚持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课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理论知识讲深讲透讲活;课后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反馈,将思政课用心打造成为学生爱听、听懂、受益的课程。四是构建“大课堂”,实践有广度。高校育人主体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将课上实践、校内活动、校外体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使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紧密相连,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尽管“大思政课”与思政课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对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构建一个家校社、大中小协同育人体系,抓住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两个重点,实现育人主体联通、内容融通、效果贯通的目标,落实把握大方向、建好大团队、上好小课堂、构建大课堂四项举措,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有力保障。(靳洪奎、赵希、马桂芬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