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历时近三年的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此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于2022年4月正式启动,组织了一支超1500人的专业工作队伍,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普查范围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经野外调查与数据整理,共汇总基础数据46万余条,最终调查出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总计187科968属2678种,确定《河北植物志》和《河北树木志》未予记载的可作为补遗的野生植物种39科87属113种,其中新记录物种27科37属39种,包括宽叶羌活、鸡娃草等。
宽叶羌活局部图片(来源:普查平台)
鸡娃草整体图片(来源:普查平台)
经详细调查及严谨去重工作等,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研究编制完成《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目录》,使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家底一目了然;组织专业力量精心撰写《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报告》,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编制完成《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2025-2035年)》,为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擘画未来;编制完成《河北省可供利用的林草种质资源目录(第一批)》,对于推动林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促进种业创新和林草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普查过程中,全省共设定26412个栽培利用种质资源调查点,规划2097条样线,设立4971个样方套,样线总里程达4656公里。普查所获取的46万余条基础数据,涵盖经纬度、海拔、坡向、坡度、生境等多维度地理分布以及使用价值数据。这些宝贵的数据将为国土绿化、草原管理、野生物种保护、良种选育、良种基地建设、林草产业发展等各项林草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为培育河北省林草种业新质生产力奠定良好基础。(刘力萍、李国松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稿)
[作者: 刘力萍、李国松 责任编辑:
杨丹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