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河北频道3月20日电(马洁)3月的雄安,春意渐浓,万物复苏。一辆L2级自动驾驶功能领航车和两辆L4级自动驾驶重卡车辆组成“1拖2”混合智能编队正在京雄高速上行驶,红白相间的颜色,成为高速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近日,自动驾驶车辆在京雄高速上行驶。(朱羿祺 摄)
2024年11月28日,京雄高速(河北段)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正式发车,并首次实现自动驾驶重卡“1拖2”智能混合编队行驶。
“目前,自动驾驶还在测试阶段,将来技术成熟后,车辆的自动导航、避障以及编队行驶,可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京雄分公司机电管理中心负责人齐玉亮说。
京雄高速于2023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是北京连接雄安新区的直通高速公路,主线全长约97公里,其中北京段约27公里、河北段主线约70公里。从北京西南五环到雄安新区,全线行驶时间大约1小时。
京雄高速(河北段)是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慧公路试点项目,也是河北省首条开放环境智能驾驶测试“车路双认证高速公路”。目前,京雄高速(河北段)主线上已规划双向共109公里的自动驾驶专用车道,沿线建有智能感知和通讯设备,能实时监测车辆动态信息,为实现“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奠定基础。
↑近日拍摄的京雄高速上的智慧灯杆。(高天宇 摄)
“平时上下班,两地往返,走京雄高速就能直达,用时1小时左右,道路畅通,不存在拥堵情况,非常方便。”家住北京,在人保财险河北雄安分公司工作的于洪福说,高速全程设置了智慧灯杆,夜间驾驶也很安全。
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京雄高速每隔40米就有一根白色智慧照明灯杆,全线有3700多根,灯杆亮度可以根据天气和车流量状况进行自动调节。同时,灯杆下方还设置有LED显示屏,在恶劣天气下,灯杆显示屏能够通过“黄色频闪”预警功能,清晰标示道路边界和走向,以便辅助驾驶员在能见度低的状况下,准确判断行车位置,保持安全行车间距,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近日拍摄的京雄高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监控大屏。(朱羿祺 摄)
在京雄高速智慧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根据系统实时数据对高速公路进行运维管控。中心汇聚了智能管控平台、应急处置调度平台、车路协同服务平台和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构成了京雄高速(河北段)的“智慧大脑”,它能够毫秒级接收和应用数据,实现“人-车-路-云”的高效信息交互,为驾乘人员提供精准服务。
目前,京雄高速(河北段)已经建设完成包含“智能管控、智能运维、智能服务、收费运营、数据服务、车路协同”六大系统,共20项功能模块的综合管理软件平台,可对京雄高速(河北段)全域感知。
↑近日拍摄的京雄高速路网运行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朱羿祺 摄)
为保证行车安全,京雄高速(河北段)运用智慧管控平台提升监控系统性能,采用“AI+人工轮巡”方式,提高抛洒物、行人闯入等各类事件发现的准确率。经监控员判定风险等级后,可以实现对重要异常事件“一键触达、秒级推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事件处置。
↑近日拍摄的京雄高速雄安北收费站智慧收费机器人。(朱羿祺 摄)
除科技智慧管理措施外,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京雄分公司还与多个相关部门加强联络,建立视频联巡、路面联查、应急联动、诱导联宣“路警四联”响应机制,提升对于恶劣天气、交通事故、道路损毁、道路拥堵等情况的处理能力,做到高效处置、精准管控。此外,对于大雾等特殊天气,还会采取“压车带道”等措施,最大限度少封路、不封路,全力护航司乘平安出行,确保道路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