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链补链强链 进一步完善创新促进机制
河北加快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节约集聚、创新发展的绿色化工产业,是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的重要内容。日前,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河北省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7项重点任务,以化工园区和化工重点监控点为发展重要载体,强化园区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建设,着力延链补链强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进一步完善创新促进机制,加快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发展。
工作要点明确,2025年,化工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和循环耦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2-3家示范园区。石炼化绿色转型项目全面开工,鑫海化工新材料基地、唐山三友新能源新材料系列项目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发布化工中试项目和中试基地管理办法,精细化工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全省绿色化工保持稳定增长。
“重点建设三大产业基地。”省工信厅原材料工业处处长石起伟介绍,曹妃甸基地重点补齐石化短板,加快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推动石化与盐化融合发展。渤海新区基地围绕打造北方重要合成材料基地,重点推进鑫海化工、凯意新材料等大项目建设,增加基础有机化学品供应。石家庄基地聚焦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主要依托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建设。
在打造产业发展优良载体方面,我省将组织39家化工园区开展年度自评,对其中16家园区进行省级评价和复核,以评价复核促进园区规范提升。创新园区管理模式,探索实行“开发区管委会+专业化机构”的管理模式,提高化工园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危险化学品储运、公共管廊、气化岛、中试基地等专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上下游循环连接,促进园区专业化特色化。
工作要点提出,开展减油增化和煤化延链行动。重点推进石炼化绿色转型项目、鑫海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建设,增强我省有机基础化工原料供应能力。扶持发展煤化深加工龙头骨干企业,扩大粗苯精制规模,做强甲醇和煤焦油产业链,增加深加工产品品种。推进邯郸磁县化工园、邢台旭阳化工园、唐山海港化工园焦化产业延链补链,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
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发展是化工产业升级的需要。我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推动农药向高效低毒、涂料向水性粉末转型,加快发展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精细化学品,大力发展高端合成材料。聚焦新型显示、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领域应用,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等化工新材料。积极布局生物化工,发展生物基材料。围绕区域产业需求,积极布局精细化工园区。
“我省将完善产业创新促进机制。”石起伟说,研究制定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解决化工中试项目落地难问题。加强石家庄与北京、沧州与天津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搭建创新平台,打造省内创新高地。筹建燕赵绿色化工实验室,聚焦高效催化、生物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组织科研攻关。引进国内权威机构,以市场化方式筹划沧州渤海化工创新发展论坛。
重大项目可以激活一个产业,为经济注入活力。根据工作要点,我省将强化头部企业培育和大项目建设。加强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支持地方政府依托彩客化学、河北诚信等布局上下游,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形成新的化工发展增长点。围绕重点项目,省市县三级共同推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
提升绿色化工产业智能绿色安全发展水平也是一项重要任务。我省将推进企业打通生产调度、能源管控、安全环保等三大信息化平台,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利用“两重”“两新”政策推动智能产线改造和机器人应用,争创国家高标准数字园区和卓越级智能工厂。继续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创建,推进老旧装置淘汰更新,推广设备预诊断预维护和重要场所机器人巡检,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记者米彦泽、何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