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拍摄的“民情通办”小程序。
为畅通群众意见建议表达渠道,河北省威县成立民情办公室,并设立“民情通办”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书记热线等15个政务服务平台资源,在官方公众号设置“民情通办”专栏,在全县张贴“威县民情码”,实现民情工作“一扫反馈”“一键反馈”和“一个界面受理、答复”。民情办公室全程跟踪盯办,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核实、移交、督办和反馈,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pagebreak
7月3日拍摄的一处“威县民情码”。
为畅通群众意见建议表达渠道,河北省威县成立民情办公室,并设立“民情通办”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书记热线等15个政务服务平台资源,在官方公众号设置“民情通办”专栏,在全县张贴“威县民情码”,实现民情工作“一扫反馈”“一键反馈”和“一个界面受理、答复”。民情办公室全程跟踪盯办,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核实、移交、督办和反馈,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pagebreak
7月3日,市民在使用手机扫“威县民情码”。
为畅通群众意见建议表达渠道,河北省威县成立民情办公室,并设立“民情通办”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书记热线等15个政务服务平台资源,在官方公众号设置“民情通办”专栏,在全县张贴“威县民情码”,实现民情工作“一扫反馈”“一键反馈”和“一个界面受理、答复”。民情办公室全程跟踪盯办,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核实、移交、督办和反馈,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pagebreak
7月3日,威县民情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查看后台信息。
为畅通群众意见建议表达渠道,河北省威县成立民情办公室,并设立“民情通办”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书记热线等15个政务服务平台资源,在官方公众号设置“民情通办”专栏,在全县张贴“威县民情码”,实现民情工作“一扫反馈”“一键反馈”和“一个界面受理、答复”。民情办公室全程跟踪盯办,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核实、移交、督办和反馈,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