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林草科学院:科技赋能成果转化 为林草发展提速增效-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2023-01-31 08:30:55
> 正文

河北省林草科学院:科技赋能成果转化 为林草发展提速增效

2025-08-13 15:48:50来源: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至手机

  近年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河北省林草科学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标准、以产业为纽带,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林草科技项目示范推广,并将林草技术成功应用于防沙治沙、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特色林果提质增效等重要领域,以科技创新引领全省林草高质量发展。

  加强创新研发,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优化。河北省林草科学院不断加强实用性科技项目研发,着力构建以创新价值和应用实效为导向的科研自主评价新机制,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科研项目全流程管理,系统推进评价标准改革,科学建立包括项目立项评审、绩效评估、职称晋升、人才选拔培养、专家团队建设等关键环节科技成果全周期管理制度,完善健全覆盖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近十年来,河北省林草科学院共创新科研成果96项,制定地方标准2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7件,审定林木良种25个,获植物新品种权23项。

  拓展延伸成果转化途径。河北省林草科学院紧盯自身成果转化服务保障,建立省、市、县三级林草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络机制,重点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基层林场、龙头企业等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先行先试。定期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技术培训会、现场观摩会等活动,把创新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推到生产一线。同时,积极拓展成果转化渠道,搭建技术科研中心,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面向社会开放性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从根本上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效率。

  加快成果应用推广,实现重要地区新突破

  加强重点地区成果应用。河北省林草科学院发挥河北沙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典型地区定位监测站的技术优势,集成应用人工固沙林稳定性及优化经营修复等新技术转化,加强在重要地区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科技成果林业生产和生态治理紧密结合协调发展。

  加强新技术成果示范推广。河北省林草科学院推广优质松树、杨树、榆树、柳树等林木良种,认定推进了退化林更新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及沙地节水、超深栽技术等新技术在重点地区应用,显著提高了冀北地区造林成活率和森林覆盖率,为提升森林质量管理、巩固“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拓展沙地系统治理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目前,相关新技术成果已在张承地区推广应用1.15万亩,华北落叶松“龙林系列”良种示范林三年保存率达86.5%,林分及良种苗木生长量较母树林良种对照没使用新科技技术前提高26.1%。

  加大科技驱动,助力林果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河北省林草科学院加大科学研究力度,研发新品种新技术,以科技力量推动新成果落地。推进花椒产业提档升级,选育高效栽培及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花椒新品种,实现了品种更新换代,打造了“井陉花椒”“涉县花椒”等6个区域品牌,2项产品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在河北、四川、陕西等地推广60余万亩。研发鲜枣丰产新技术,推广枣树“一优五适”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和枣树靶向病虫高效防控技术,让枣果裂果率、浆烂率分别降低9.01和12.56个百分点,食叶害虫防效达95%以上。

  此外,针对林草发展中的疑难突出问题,河北省林草科学院组织6支专家技术团队,制定科技攻关方案和实施细则,因地制宜,攻坚克难,解决涉林涉草等问题100多个。(王铁军、陈霞、李梦钗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稿)

[作者: 王铁军、陈霞、李梦钗  责任编辑: 王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