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群众烦心事 用心用情做好基层调解工作

新华网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高层 理论 论坛 思客 信息化 房产 军事 港澳 台湾 图片 视频 娱乐 时尚 体育 汽车 科技 食品
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近日,新华网河北频道推出“群众之事无小事”系列访谈,邀请典型人物代表讲述他们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动人故事。本期邀请的是邢台市任泽区大屯乡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李中秋。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邢台市任泽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优势,排查矛盾、有效化解。您作为一名调解员参与其中,有何感受?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邢台市任泽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优势,排查矛盾、有效化解。您作为一名调解员参与其中,有何感受?
2
李中秋

将矛盾化解在诉前

将矛盾化解在诉前
将矛盾化解在诉前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有义务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名基层调解员,我也有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
夫妻吵架、妯娌不和、儿女不孝、邻里矛盾、宅基争执是村里常见的纠纷。这些事儿看起来虽小,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往往形成积怨,酿成久拖不决的棘手问题。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帮群众解疙瘩化纠纷,更重要的是弘扬“和为贵、合则美”的理念,努力从根本上让纠纷少发生、不发生。我们深入社区、农村,通过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坚持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矛盾化解在诉前。
1
新华网

据说您还是红色宣讲队队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讲党史。具体说说,您是如何做的?

据说您还是红色宣讲队队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讲党史。具体说说,您是如何做的?
2
李中秋

用“家常话”诠释“大道理”

用“家常话”诠释“大道理”
用“家常话”诠释“大道理”
对于基层的党史宣讲来说,对象是一线的职工或农民,如果照本宣科读党史,可能激发不起兴趣,收到的效果也就甚微。倘若将“大道理”转换成“家常话”,就能让党史宣讲更接地气,也就更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把“大道理”变成“家常话”,就是用群众乐意接受的话、喜闻乐见的话,把复杂问题讲简单,把“大道理”说明白。这不仅是一种能力、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水平、一种方法,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和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
1
新华网

这些年,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数百起。有调解成功时的喜悦,也有调解过程中的坎坷。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这些年,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数百起。有调解成功时的喜悦,也有调解过程中的坎坷。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2
李中秋

站在群众立场解决问题

站在群众立场解决问题
站在群众立场解决问题
调解促和谐是我们每个调解员的责任,与群众打交道也是我们每个调解员的必修课。这些年,一件件纠纷、一个个考题,让我个人不断成熟,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增强。说到坚持,我想用以下两点来概括。
首先是讲责任。要想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就必须要热爱这份工作,有化干戈为玉帛的“热心”。只要通过调解能够化解的,尽量要让其走调解之路,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其次是讲奉献。坚持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要能够做到把群众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调解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当把案子实实在在结了,让当事人不再为这些事烦恼,就是自己最欣慰的时刻。
01007011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