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区积极打造“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先行区”
|
|||
新华网河北频道 (2022-06-02 17:53:14 ) 稿件来源:秦皇岛日报 | |||
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系列山海关区专场发布会。山海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尤优围绕品牌打造、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古城发展、项目建设、“文旅+”战略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山海关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明确“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先行区”的城市定位,立足山海关独特资源优势,打造一流的旅游品牌、一流的工业、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特色农业、一流的城市品质、一流的服务业、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干部队伍,全力打造“山、海、关”的世界品牌。聘请国内知名专业团队以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编制《规划》并建立配套方案体系,组织成立山海关区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先行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八个专班,明确分工、压实责任。通过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会研究部署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先行区建设工作,开展“转树创促”和“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活动,组织召开山海关区“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先行区”工作大讲堂,有效解决了为什么建设、建成什么样、怎么建设的问题。 山海关区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牵动点,打造长城文旅经济带,坚持全球视野、中国高度、时代眼光,全力打好长城牌,打造长城之首(老龙头)、长城之眼(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长城之城(山海关古城)。举全区之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工程——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建设,做到施工、展陈设计、文物征集、博物馆运营管理“四同步”,稳步推进长城风景道、古城遗址保护提升等项目,打造“世界一流、全国第一”的长城文化地标、文化名片。目前,博物馆主体建筑基坑开挖、基础处理和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任务已全部完成,进入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施工阶段。展陈大纲和展陈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专题论证,正进一步完善提升。 山海关区将古城发展作为核心点,叫响“天下第一关”的世界品牌,坚持“关城一体”思路,以古城繁荣发展拉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立古城管理委员会,积极探索古城治理新模式,打造民俗、美食、民宿等特色业态,让古城靓起来。推动实施“双千双百双十”工程,即发展千家民宿、推出千家小吃,对接百家名企、拜访百位名人,引进十家智囊团队、打造十个产业链条,与北京知行堂团队、文化部产业联盟、马寅团队、广州励丰文化进行深入合作,借助“外脑”积极引智。深入开展“集中招商月”活动,以古城发展为重点,全力推介总投资约200亿元的4大类20个项目,为发展注入“活水”。开展线上招商推介活动,不断拓展渠道,延伸招商触角,让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关城。 山海关区将项目建设作为支撑点,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总体竞争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以园区为载体,抓项目、上投资、促发展。建立项目续建、新开工、储备“三个清单”,深化领导包联重点项目责任机制,强化土地、资金、环保等要素保障,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增信心。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成立企业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全力解决企业销售、物流、行政审批等问题,确保一线防控到位、一线帮扶到位、一线保供到位。实施临港开发区城市更新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中铁十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提质行动,华恒三期、乔氏台球、华康医药等项目快速推进。 山海关区深度实施“文旅+”战略,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丰富业态、拉长短板、举办活动等方式,积极探索关城文旅融合新模式,加速实现关城旅游产业链繁荣发展。加快盘活古城资产,探索民宿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打造竹居、大名帅府等“轻旅游+微度假+休闲”一站式主题民俗;打造实景演出、民俗等古城特色业态,让古城“活”起来。同时做好长城主题沉浸式实景演出,谋划长城脚下话非遗、长城体验游等特色活动,节假日举办“夜秀山海关”“特色美食节”“521乐跑山海关”等各种大型活动,打造古城精品文娱项目。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自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招揽游客。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类有特色文创产品,谋划增设文创售卖门店,打造关城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关城旅游发展新模式,打造民俗、民宿、美食、文娱等特色业态,擦亮文旅融合新名片,讲好山海关故事,培育世界级品牌,为我市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增光添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