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
|||
新华网河北频道 (2022-08-29 16:28:09 ) 稿件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 |||
今年以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强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建设新时代“京东福地、美丽卢龙”提供强力支撑。 发展龙头产业 夯实振兴基础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只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有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中国甘薯之乡”卢龙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研究推广甘薯脱毒培育技术,实现甘薯产业绿色优质发展。 七八月份是甘薯生长最快的时期,在位于卢龙县的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薯集团”)的甘薯基地示范区里,甘薯秧的叶子油绿发亮。 “我们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截取种苗茎尖顶端0.1至0.3毫米,在适宜的培养剂下分生成茎尖苗,经过国家标准的病毒病检测后就成了脱毒试管苗,之后再经过扩繁,就可以大面积种植了。”中薯集团科研人员刘学茹说,常规甘薯秧苗亩产一般为2000斤至4000斤,脱毒后,亩产可达4000斤至6000斤,增产15%至40%。自2020年以来,中薯集团在卢龙县23个实验示范点试种脱毒秧苗2000多亩,种植户增产300万斤以上,不仅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甘薯的品质也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中薯集团不仅通过引进甘薯脱毒技术,而且已经形成集甘薯种苗繁育、甘薯种植、鲜薯集中加工、甘薯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甘薯生态旅游和文化科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综合性龙头企业,打造的“十八里”系列淀粉及淀粉制品畅销全国,在京津冀及东北三省已经是区域知名品牌。同时,中薯集团还与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研所、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围绕制约甘薯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展开技术研究与攻关。 据了解,中薯集团自投产以来,为当地提供了300人左右的就业岗位,树立了产业示范典型,带动周边“留守”劳动力就近就业,促农增收。中薯集团董事长刘旭介绍,集团正在实施甘薯产业园建设项目,预计到2025年甘薯产业园区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据初步测算,将新增就业岗位300个,可带动卢龙县甘薯种植基地6万亩、6000户农民从事甘薯生产,年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通过产业园建设把甘薯研发、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打造甘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除了甘薯产业之外,卢龙县还加强葡萄优种推广及设施葡萄建设,在蛤泊镇鲍子沟等4个村新建设施葡萄大棚200亩,实现品种更新300亩,推广节水灌溉500亩;加强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创建了鑫兴、德昌两家省级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清喜农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卢龙镇、潘庄镇、下寨乡发展鲜食甘薯绿色生产基地5000亩…… 巩固脱贫成果 建设美丽乡村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卢龙县委、县政府精准施策,发出最强“动员令”,通过层层包干、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等措施的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21年全省巩固脱贫成果评估中,卢龙县获评“好”档次,在乡村振兴考核上,排名全市第一位。 专班齐发力,乡村共发展。卢龙县在全市率先建立县乡村三级防贫体系,并成立县级防贫中心,从全县各部门抽调30名精干力量组建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在全县12个乡镇设置防贫工作站,548个行政村组建防贫预警网格员队伍。同时,全县4000余名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对所有脱贫户和防贫监测对象开展结对帮扶,构建“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预警联络员包户”四级责任体系。乡村振兴专班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估职能,研究建立了定期上报、定期调度、定期督考、定期沟通、定期晾晒五项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督促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各项工作全面开花。 “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基础上,卢龙县注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四季行动’‘红黑榜’机制,有效提升农村环境。并且,不断加强资源要素统筹,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助力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卢龙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姜济川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卢龙县共清理村内生活建筑垃圾7896立方米,村内坑塘、水渠及路边排水沟1260处、柴草20201处、残垣断壁155处、粪污690处,新创建“小三园”9300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定,评选出红榜村30个,黑榜村36个;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目前已改造户厕7020座,占比88%,公厕完成178座,占比100% ;1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已创建美丽庭院5000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姜济川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换,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卢龙县坚持把“零返贫、零致贫”作为底线任务,按照“早、宽、简、实”工作要求,筑牢防贫堤坝,确保全县不发生一例返贫致贫现象。 培育新型主体 抱团闯荡市场 7月底,正值鲜桃成熟时期,走进卢龙县双望镇马黑石村,放眼望去,夏日的桃园枝叶茂密成荫,黄灿灿的桃子饱满水嫩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搬运、分拣、装箱。 “我们这里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土壤也有利于黄桃树生长,产出的黄桃水分多、甜度高,口感非常好,从6月底一直到9月初相继上市,预计亩产能到8000多斤。”隆晟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小刚对记者说,当天采摘下来的黄桃要先经过选果、包装等流程,然后会有水果商上门统一收购,“我们的桃子品种有油桃、毛桃、蟠桃、黄毛桃等,果品卖相好,很受欢迎,利润也不错。” 马黑石村书记周亚平介绍,前些年农民单独在自家的地里种些白薯和玉米,一年下来也就收入几百块钱。自从村里成立农业合作社之后,农民通过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加入,再加上政府的扶持,大家开始大面积种植桃树,统一管理,统一采摘,形成规模化、标准化,还定期聘请专家和技术员前来指导,“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形成集聚效应,种植合作社帮助小农户克服势单力薄、分散经营的不足,让农户们抱团发展共闯大市场。” 农业种植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住在附近的农民,在这里打打零工,每天100块钱,还可以照顾家庭。”隆晟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张指红说,近年来,县里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以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金灿灿的黄桃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甜了大伙儿的心。 近年来,卢龙县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家庭农场130家,完成6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申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成立卢龙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对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升级改造,今年1至5月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100万元。另外,卢龙县鼓励村“两委”、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和经营模式创新,让小农户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统一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解决一家一户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真正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