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10:05:38
> 正文

河间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01月12日 10:05:38来源: 河北日报

  精准施策 靶向发力

  河间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伟带领科研人员研究再制造产品技术。

  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工人正在作业。

  再制造产业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再制造后的产品需经专业检测,达到与原有产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指标才可出厂。

  2017年3月底,沧州市重要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在河间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该示范基地成为全国第四家、京津冀唯一一家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2022年,河间再制造产业集群列入省《关于联动实施“四个一批”项目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方案》,被工信部认定为“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再制造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创新平台”型载体入选2022年度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示范载体创建名单;2022年,河间市获评河北省再制造产业名市。

  再制造技术世界领先、产品远销海内外……近年来,河间立足本地良好的产业基础,依靠京津优质人才和技术支撑,认真梳理再制造产业提升发展思路,结合用好引进的创新资源,确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石油钻采装备、计算机服务器”三大再制造行业。同时,通过完善产业链条,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开放合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再制造产业集群,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2年底,河间市拥有具备再制造基础的企业340家,旧件商户4500余家,从业人员5.2万人,年产值超110亿元。

  引进资源,做强产业集群

  日前,走进位于河间的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数台车床正在加紧对国外的新品订单进行生产。焊接车间对需要修复的旧钻头正在进行技术评定,经过再制造,原本废旧钻头摇身一变再加上芯片,带动了制造业走向智能化制造。这种新生产出来的钻头精度国内领先。

  格锐特是专门从事特种钢材和金刚石材料加工研究的钻头企业。“钻头的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不仅要足够坚硬,还需要非常精密。”公司副总经理张微介绍,钻头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了石油开采的质量、效率、成本。加装了芯片的钻头,可以对泥浆、井底盐性、温度、钻井速度等情况进行收录,收集上来的数据,将有效作用于二次钻井的钻头优化。

  产品特别、技术领先,源于格锐特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在钻头里装芯片,便是格锐特与北京科技大学旗下的高动态导航实验室共同研发的项目。经过20多年发展,格锐特已成为亚洲最大的PDC(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制造企业之一,并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间再制造产业集群唯一一家“领跑者”企业。

  “通过与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我们参与了钻头再制造产品有关国家标准的制定,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同时,合作开发的新技术使废旧钻头的利用率提高了40%。”对于技术创新的价值,张微深有感触。

  领先技术是加速再制造产业从简单再生产模式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河间市积极抢抓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机遇,聚力京津优势资源,做强做大河间再制造产业集群。

  为此,河间市从国内一流院校引进4位博士、7位硕士牵头成立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建设“再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再制造检测认证中心”“再制造标准服务平台”“再制造成果转化基地”等。研究院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的智力、技术和资源优势,为京津冀地区和全国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服务。2022年5月13日,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伟再次带领团队针对“废旧智能装备机电一体化再制造升级技术”项目进行实验研究。该项目突出高端智能、机电一体化升级再制造等内容,是国内首个面向服务器、工业机器人、汽车控制单元、工业电机等智能机电装备再制造的国家重大项目。历经三年攻坚克难,项目即将接受验收。项目验收通过后,将填补我国在上述几类产品再制造领域的空白。2022年,获得河北省第三批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项目,同年获评省工业诊所。

  作为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再制造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由再制造研究院与浪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京津冀信息技术(河北)有限公司随之应运而生。该公司专门从事服务器、计算机再制造。

  先进的技术支撑,加上良好的产业基础,河间的再制造产业进一步提质提效。以京津冀信息技术(河北)有限公司为例,2022年,该公司实现4000万元的营业收入。

  以河间国家再制造示范基地为依托,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河间加快培育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再制造产业集群,将有效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河间市不断从简单再制造向科技再“智造”延伸,并让产品走出国门。目前,全市再制造产品有十多个种类、上千种规格,其中有50%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和南非市场,汽车起动机、发电机再制造规模居世界第一。

  搭建平台,完善产业全链条

  为更好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河间市积极完善产业链条,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以发达的逆向物流体系为基础,发展“补链”和“延链”项目,形成有利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产业体系,包括旧件回收逆向物流体系、旧件交易体系、再制造生产服务体系、再制造产品交易服务体系,发展上、下游企业。

  目前,河间市正积极洽谈引进专业的再制造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为搭建再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平台,河间市谋划建设了占地近千亩的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再制造旧件综合服务中心、再制造产品示范生产线、再制造产品中试基地、再制造检验检测中心等。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11.3亿元,主要建设68个标准化车间,构建“逆向物流与旧件回收、拆解加工再制造、公共服务保障”三大再制造示范体系。

  河间充分利用再制造产业园优势,瞄准全国再制造龙头企业和汽车主机厂的再制造项目进行重点招商,引进高端绿色再制造企业。目前已签约入园企业21家,包括工信部认证从事“五大总成”再制造的北京柴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旧件进出口的上海瑞曼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

  走进河间市再制造产业园,一座座新建标准厂房整齐排列。

  “这是我们与波兰TT公司合作建设的涡轮增压器再制造项目,现在包括进口的有关设备已经全部到位,波方技术人员这几天就将开始安装调试设备。”在一座宽大的厂房内,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合资项目技术负责人郑元林介绍。

  近年来,河间坚持以国际视野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开放合作,将继续办好“中英绿色制造与再制造产业发展峰会”;强化招商引资,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再制造项目。总投资4亿元的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汽车起动机、发电机、涡轮增压器再制造项目,总投资4.2亿元的河北德善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汽车喷油嘴、氧传感器及机床等一大批高端绿色再制造项目纷纷落地京津冀再制造产业园。长立等7家龙头企业还通过进境旧机电再制造能力验证,获批“进境旧机电再制造企业”。

  同时,该市积极引进从事世界一流涡轮增压器再制造的波兰TT、德国宝格利、Lucas集团等英国及欧洲的优质再制造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快集约发展,继续做精做强。截至目前,产业园一期共入驻优质企业18家,其中承接京津转移企业1家。

  河间再制造产业脱胎于汽车零部件回收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河间人自发到全国各地回收汽车零部件,逐渐发展形成覆盖全国的汽车零部件物流体系,并逐渐延伸出起动机、发电机维修产业。进入新时代,河间市紧抓政策东风,通过搭建产业平台,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以发达的逆向物流体系为基础,发展五大“补链”和“延链”项目,形成了“旧件回收供应→分类处理清洗→标准再制造加工→严格质量检测→标明再制造产品销售”健全的产业链条,打造循环经济“再利用”升级版。

  强化服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发展壮大,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河间市坚持服务优先,寓管理监督于服务之中,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河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再制造产业发展,将再制造作为推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产业加以推动,出台了《河间市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并针对再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推出了包括人才引进、企业税收、科技创新等系列扶持政策,为河间再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首违不罚、轻违不罚、龙头企业慎罚”……在河间市,这样的亲商助企理念,正在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有求必应是指企业有诉求,要做到第一时间回应,全力帮助解决。”河间市委书记王丙林说,河间市严格落实领导包联制度,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优质、及时的对接服务,帮助企业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制约,让企业心无旁骛抓好生产经营。

  河间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效能,坚持把提升工业项目审批效率列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周调度制度,促进政企面对面精准对接。紧盯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彻底解决项目落地的瓶颈制约。

  制定并实施《河间市再制造行业规范提升实施方案》,推进再制造行业标准提升工程,通过全面清理、集中整治、规范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措施,着力解决散乱差污劣等突出问题;与科技公司合作,引入BI系统,建设覆盖全过程全集群的信息化体系。

  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河间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河间市优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企业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发展政策,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政策体系。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共引进徐滨士院士、薛群基院士和10余名博士后、博士、硕士,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下一步,河间将立足“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优势,把握机遇、奋发作为,以再制造全产业链建设为核心,探索建立河间上下游链条相协调、逆向物流顺畅的再制造生态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河间再制造产业新型技术、管理与服务体系;以产业创新发展为内涵,开拓河间再制造新领域,推进高端智能装备再制造,为提高河间市再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积极贡献。(槐伟、左忠威)

+1
[作者: 槐伟、左忠威  责任编辑: 袁丽娜 ]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01007011001000000000000001111327112927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