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09:33:18
> 正文

兵家必争地 巍峨古城墙

2022年06月09日 09:33:18来源: 石家庄日报

  兵家必争地 巍峨古城墙

  ——探访井陉县国保单位井陉旧城城墙

  图为井陉县天长镇古城墙。记者 张晓峰 摄

  坐落于井陉县天长镇的井陉旧城城墙,201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有着近千年的建城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历经千年仍巍然伫立于太行山麓,并且依旧散发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井陉旧城位于现井陉县西部山区,受山势制约,城郭的规模没有平原城郭那样宽阔,现存的旧城面积经统计为235606平方米。不过城虽狭小,却严格遵照我国古代造城法度,古城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城墙巧妙地利用当地山河形胜,北面以北岭为倚靠,南面揽井陉的母亲河——绵河为屏障,西南扼守经太行山进出华北平原的咽喉要道,山城的凛凛威风今日犹存。

  井陉旧城城墙紧挨绵河北岸而建,古城地势南低北高,若从高处俯瞰,整个古城形如簸箕倚立在太行山的山麓,因此当地人又把旧城俗名“簸箕城”。由于地势和防御战略的原因,井陉旧城墙将城北的北岭作为天然屏障,因此北面只有夯土城墙,不设城门。城墙在东、西、南三侧各有一座石砌城门和一座瓮城,整个古城墙总长1758.3米。

  据出土墓志考证,天长镇在唐朝就已经建有城池,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在此建县治起,到今年已历经947年。我们现在所见的井陉旧城的城垣,为明清时期修葺。井陉古城正好建在绵河一个河曲之处,使得古城形成了三面环水的城防体系。南城门作为城防系统最紧要的位置,城门巍峨森严,城墙高立。南城门的城墙为块石包砌,现保存较好。城墙突出部分就是瓮城,南城墙及瓮城长520.3米,高20米,城墙为底部宽12米,顶部宽5.25米的梯形剖面,在南城门用条石砌筑的券洞上,镶嵌有青石雕刻的匾额——“文明门”。瓮城的青石题额为“会源门”,落款为“大明天启元年春二月吉旦,崇祯十三年十月十日鹏重新”,而在南门的正门上建有阁楼名曰“览秀”,飞檐斗拱颇有欧阳修笔下“翼然”的神态。南城门瓮城东侧还开有东门,据记载此门是明朝末年为避免绵河的水患所建,因此门上题额“宁河门”。

  井陉古城的东西两侧城墙及其瓮城同为块石包砌,其中东门题额为“东聚”,西门题额为“镇武”。在东门瓮城的城门原在南侧,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占据井陉时打破东门瓮城的东侧一段城墙改为城门,南侧的旧门被封堵弃用,这也就成为了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

  从古至今,井陉古城恰好控制了由此经过的秦皇古道及正太铁路,凸显古城重要的战略意义。井陉旧城城墙及相关设施整体形态优美舒展,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的造城理念,代表了古代城垣建设的较高水准,具有极高的美学和古建筑研究价值,并且是研究古代城镇建设、城防体系的实物资料。青色的城墙,斑驳的城门,还有那饱经沧桑的弩台与垛口……无一不彰显着古城当年的雄姿。 (记者 刘真)

+1
[作者: 刘真  责任编辑: 杨丹宇 ]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01007011001000000000000001110733112872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