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 09:10:14
> 正文

“中国遗鸥之乡”守护“湿地精灵”

2022年07月20日 09:10:14来源: 新华网

  “给受伤的鸟儿做手术和给人做手术一样,我们面对的都是生命。”56岁的麻喜荣说,“要细心,尽量减轻鸟儿的疼痛。”

  麻喜荣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的一名外科医生,除了这个身份,他还是一名“护鸟使者”,康保县遗鸥保护协会会长。

  记者见到麻喜荣时,他正拿着望远镜在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眺望是否有遗鸥受伤。“这时的雏鸟将破壳而出,所以安全生存环境至关重要。”他说。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麻喜荣在观测野生鸟类。 (新华社记者骆学峰 摄)

  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368.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22公顷,是康保县一处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的天然高原湖泊湿地,每年全球约三分之二的遗鸥在湿地湖心岛繁衍生息。

  遗鸥是一种中型水禽,体长40厘米左右,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7年,康保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遗鸥之乡”称号。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遗鸥(新华社记者骆学峰 摄)

  由于常年在户外巡护作业,麻喜荣被晒得皮肤黝黑。麻喜荣与鸟儿结缘,要从2009年说起。当地一名村民把一只翅膀折断的遗鸥送到诊所,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是遗鸥。“我看着那只受伤的鸟,黑头白羽,顿生怜悯之心,迅速为它做了手术。”麻喜荣说。

  等那只遗鸥康复后,麻喜荣和村民一道把它从康巴诺尔放飞。自此,送伤鸟到麻喜荣诊所的人越来越多,他都免费救治。他的妻子李秀莲是名护士,同时也成为他救助野生动物路上的支持者和助手。

  2016年,麻喜荣把自己的房屋用作野生动物临时救助站,免费治疗受伤鸟类,他不仅给遗鸥接过翅膀,还装过假肢,自费喂养,直至伤愈放生。看到鸟儿重返蓝天,看到动物重新归队,麻喜荣都感觉幸福满足。“其中一只装了假肢的遗鸥,第二年还飞回了康保,并被摄影爱好者拍到。”他说。

  多年来,麻喜荣累计救助各种野生受伤鸟类1300多只。谈及缘何能坚持多年,麻喜荣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他热爱大自然,更爱大自然中的野生鸟类。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遗鸥保护协会野生动物救助站,麻喜荣在查看救助的秃鹫。(新华社记者骆学峰 摄)

  说起救助故事,麻喜荣如数家珍。除了鸟类,麻喜荣还与不少野生动物成了“好朋友”。记者走进麻喜荣的野生动物救助站,看到一只狍子在院里自由奔跑,还有上百只折翅遗鸥,以及受了伤的秃鹫、雕鸮、鸿雁等。

  “这只狍子是去年7月张北县一个老人放牧时捡回的,当时是出生几天的幼崽,因为不会照料,他通过森林公安送到我这里进行救助。”麻喜荣说。

  “我们给这只狍子起名叫‘小鹿’,它每天要吃4次牛奶,我和妻子每天早晨5点起来就给它煮牛奶,再把牛奶晾凉到适合的温度。现在‘小鹿’已经把我们当成它的家人了。”麻喜荣说,“经过一年多精心照料、野外训练,这只‘小鹿’已经具备了放生条件。我已经找好了放生地点,那里有狍子种群,是它未来的家。”

  在麻喜荣带动下,2018年康保县成立遗鸥保护协会。协会致力于开展包括遗鸥在内的野生动物救助救治行动,目前协会已发展到500余名会员,其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98名。

  “这是一支越来越壮大的野生动物保护队伍。”康保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孙伟介绍,近年来县里通过加强动态监测、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湿地修复等方式,为鸟类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康巴诺尔的湿地生态系统良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40种,鸟类22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每年迁徙和在此繁殖的鸟类约10多万只。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爱护救助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让山更青、水更净、草更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麻喜荣说。(记者曹国厂、高博)

+1
[作者: 曹国厂、高博  责任编辑: 袁丽娜 ]
相关新闻
01007011001000000000000001111327112884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