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素质教育导向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省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
石家庄市柏林庄学校的学生正在学校体育馆内进行轮滑球训练。记者 梁子栋 摄
在活动室,石家庄市市庄路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进行益智游戏比拼。记者 梁子栋 摄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以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我省制定了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相关大纲,进一步明确我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标准,更好地让同学们参与课后服务。
利用资源优势提升课后服务品质
按照文件要求,学校将充分利用场地、资源等优势,主动承担课后服务工作,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吸纳各方面力量参与课后服务,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课后服务品质。
课后服务坚持学生自愿参加原则,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同时,学校将采用多种方式面向家长和学生加强课后服务各项政策和服务内容宣传引导,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的课后服务需求。
鼓励和支持教师在保质保量完成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学校将合理安排教师的作息时间,积极探索“弹性上下班制”,统筹安排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参加课后服务,保障教师必要休息时间。学校的课后服务体现出了公益普惠性,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所需经费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筹措到位。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应参照学生资助政策予以减免或补助。
课后服务期间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活动为主,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引导、鼓励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的关系,课堂要“应教尽教”,尽量让学生在课堂学足学好。对于“应学未尽学”或者有其他学习困难的学生,允许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应学尽学”,但不得把课后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进行集体上课、讲授新课。
作业辅导与素质拓展充分结合
据了解,课后服务的主要内容分作业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两部分,其中作业辅导部分包括自主作业和学业补习与拓展等内容,素质拓展活动部分包括科普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劳动类、阅读类、德育实践类、校外活动类及其他活动等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各学校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能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完善作业管理,各学校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教师能够落实学生分层作业指导,对学生作业要认真批改,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反馈,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答疑辅导。科学引导非寄宿制学校学生回家后开展适宜的体育、劳动、阅读、文艺等活动,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各学校的情况有所不同,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校一案”原则,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围绕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开展以社团或兴趣小组为主的,丰富多彩的科普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劳动类、阅读类、德育实践类、校外活动类及其他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
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原则,将课程教育目标和课后服务紧密结合,开设的各种活动项目必须服务学生全面成长需要。坚持学生自愿为主,多种方式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全面发展。充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发挥学校特长,开设特色社团课程,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多方面优化扩展课后服务方式
文件中明确了服务方式的优化,服务方式包括放学后托管服务、初中晚自习服务、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就餐午休服务、假期托管服务等。其中,以放学后托管服务和初中晚自习服务两种方式为主,严格按照作业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两部分服务内容推进落实。
各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可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河北基础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平台”等线上教育资源,向学生免费提供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各学校将加大课后服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宣传推广使用力度,鼓励建设学校网络平台,满足学校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开设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等多样化需求,推进学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坚持教育为民导向,各学校可根据学生需求,因地制宜为在校生提供“阳光午餐+课后服务”服务。学校的供餐设施设备及午餐管理相关工作要符合相关标准,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加强沟通合作,确保午餐供应健康安全。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学生午休服务。开设必要的午餐教育课程,鼓励开发符合实际的午餐管理系统。
其中,寒暑假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以看护为主,可因地制宜拓展服务内容。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开展寒暑假等非工作日学生托管服务,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假期学习生活环境。开放功能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馆、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学校儿童之家等校内资源设施。开设游戏活动、文体活动、成长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等社团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教育资源,多途径、多形式提供学生假期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