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2024年我市完成所有排污口整治工作
近日,《石家庄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要求分批分类全面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实现排污口监管全覆盖,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持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
按照《方案》,2023年年底前,将完成全市范围内所有排污口排查,推进大清河流域(行唐县、新乐市)排污口整治。2024年年底前全面开展排污口整治,形成台账和“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完成所有排污口整治工作。2025年年底前,完成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形成科学、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为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我市将于2023年6月底前制定排污口排查工作方案,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不缺不漏”原则,通过无人机航测和人工实地勘察等手段,对河流沿岸所有“口、门、涵、洞”等进行全面排查,细化落实到每一个排污口,摸清掌握各类排污口信息。
同时,系统推进溯源工作。根据排污口责任主体所属行业和排放特征,将排污口分为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口和其他排口等四种类型。根据排污口排查结果,通过资料溯源、人工溯源、技术溯源等方式,查清排污口对应的排污单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政府兜底”原则,逐一确定排污口责任主体,负责源头治理和排污口整治、规范化建设、维护管理等工作。
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制定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实施分类整治,做到严格依法取缔、合理清理合并、规范有序整治。
各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水功能区划等规划区划,要充分考虑排污口布局和管控要求,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排污口监督管理的规定,强化监督管理。依托全省排污口信息平台,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和排污单位、排污通道、排污口、受纳水体等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整治过程中,我市将建立市级统筹推进、县级具体落实的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加强遥感监测、水面航测、水下探测、无人机排查等新型技术装备在排污口排查、溯源、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构建“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为科学、精准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撑。(记者 王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