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农业大省,不仅农业资源丰富,而且具有环绕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河北环京津地区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休闲农业,培育建设优质果蔬生产基地,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的同时,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步伐。
日前,记者深入固安县、青县、涞水县3个环京津县,探访三地如何拓展农业多种业态,提升服务京津高端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的能力。
固安县
丰富京津“菜篮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15日,在固安县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连栋温室大棚内,一片片绿油油的生菜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收获。
“通过茬口轮作,一年可以生产五六茬生菜。”固安县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顺斋说,合作社是京津“菜篮子”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这些新鲜的生菜主要以订单生产、定向销售的方式,供应北京大型商超及电商平台。
张顺斋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有20多种200余吨新鲜蔬菜直供北京,他们为每个供货超市划定了货物放置区域,提前将所需的蔬菜打包整理好,将加工环节前移,确保蔬菜“从田间到餐桌不超过24小时”。
为对接京津市场蔬菜产品高标准化需求,顺斋合作社加强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严格按照绿色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建立了蔬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广应用生物肥料、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控害技术,让蔬菜品质更有保障。
清洗、去皮、切块、打包……一个土豆在经历七八道工序后,才能被算作“鲜切蔬菜”装箱运往配送中心。2月15日,在位于固安县的河北兴芦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冷链蔬菜加工车间内,一份份经过精心加工的“鲜切蔬菜”,通过冷链物流运输车被送往京津市场。
“从原料储存到加工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合格产品直接冷链配送到京津两地的10多家定点客户。”河北兴芦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中华说,在这里,新鲜放心的蔬菜分分钟就变成了一袋袋包装精致的“鲜切蔬菜”。从加工到端上北京、天津市民的餐桌,不超过24小时。
近年来,固安县立足都市农业发展定位,不断加快精品蔬菜产业集群建设,面向京津中高端市场,重点发展各类高端精品特色蔬菜,构建四季生产、全年供应格局,确保环京津区域精品蔬菜供应不断档。
“我们紧抓首都圈3000万人大市场,从‘菜篮子’产品向中央厨房产业延伸。”固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维建介绍,固安县依托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累计培育以预制菜、主食厨房产品、冷链食品为主导的中央厨房型涉农企业12家,年产值超10亿元。开辟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食对接、电商对接4种供应链渠道,年供京津蔬菜120万吨。
青县
休闲采摘乐趣多
“老板,给我一个篮子。”“草莓多少钱一斤?”“妈妈,我这里有颗好大的草莓”……春日时节,在青县胡白庄村的草莓采摘园内,一垄垄翠绿的植株间,随处可见鲜红诱人的草莓,游客们拿着采摘篮,精心挑选着成熟的草莓。
“咱这草莓,甜度、口感、果型都不错。”草莓采摘园负责人李林笑着说,“你尝尝,保你吃得停不下来。”
嘴里塞上几颗草莓,游客们连连说:“又甜又香,真好吃!”
李林说,他们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种植,严格温度、湿度、有机肥管理,种植的草莓口感香甜,每年的采摘旺季,都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游玩。
胡白庄村依京杭大运河而建,站在运河河堤放眼望去,一个个设施果蔬大棚整齐划一,很是壮观。几十年来,胡白庄村种植的甜瓜、草莓等果蔬品质优、口碑好,如今全村298户中有200户都种植了果蔬。
胡白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国亮告诉记者,该村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引导农户依靠设施农业开展特色种植,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农户持续增收致富。
在青县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则是另一种休闲惬意的景象。
“一桌蔬菜配上一小碗酱,直接就能吃,菜品非常多,这种体验很特别。”日前,从天津前来品尝蔬菜宴的李庆祥直言不虚此行。大司马蔬菜宴有“七色异果八十郡,一桌餐遍三五国”的美称,全桌以特色蔬菜为主,青翠欲滴的水果黄瓜、玲珑精致的樱桃番茄、独具风味的金丝芥菜……每一道菜都入口生津,唇齿留香。
“一到周末或节假日,许多京津游客会自驾来我们这里游玩,忙的时候都要提前预订。”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经理潘艳说,园区积极开展果蔬采摘、农业观光体验、特色蔬菜宴等项目,这里的蔬菜不仅种类多,而且绿色健康、口感好,受到很多游客的喜爱。
近年来,青县按照“打京津牌、唱特色戏、走融合路”的思路,创新果蔬种植模式,先后引进名特优果蔬1000多种、新技术200多项,积极推进“农业+旅游”模式,年接待京津及周边游客近100万人次。
涞水县
美景醉了京津客
走进保定市涞水县南峪村,青砖灰瓦的民宿错落有致,宽敞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眼前呈现出一幅如画美景。
在野三坡“拾光峪见”民宿前,南峪村村民段景贺正忙着翻新自家的小院,维修游泳池等硬件设施。
步入小院,由旧宅改造成的民宿,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屋内装修简约现代,冲水马桶、热水器、冰箱等设施一应俱全。
“现在虽然是旅游淡季,但也是提升民宿环境的最好时机。我们施工得赶在旅游旺季来临前完成,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段景贺说,他在村里经营着两套民宿共9间客房,仅去年夏季几个月,收入就有30余万元。
南峪村东邻北京十渡景区,西接野三坡风景名胜区。早些年间,很少有人不知道野三坡,而山背后的南峪村在很长时间都鲜为人知。后来,因为一家网红民宿“麻麻花的山坡”,北京市民愿意以上千元一晚的价格,携全家到这座村庄休闲度假,迅速提升了村里民宿的热度。
“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适合发展旅游。”南峪村党支部书记段春亭说,近年来,他们通过修路搭桥、将老旧农宅打造成高端民宿等措施,不断丰富休闲农业新业态、新场景,吸引了京津冀地区众多游客到此观光游玩,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几年前,南峪村成立了农宅旅游合作社,把村民家的旧宅流转到合作社,进行特色改造,打造高端民宿。引入专业公司整体运营,按照三七分成的原则进行营收分配,即运营商占70%,合作社占30%。合作社分成中的50%为社员分红,另外50%作为后续发展资金。
“我们把农村传统饮食和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游中,让城里人体验到乡村的风土人情,如今的南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网红村。”南峪村农宅旅游合作社职业经理段秋杰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建设了15套“麻麻花的山坡”品牌民宿,带动村民自己投入改造民宿50余家,客房数量400余间,每年有3万多游客入住。
近年来,涞水县充分利用紧邻北京的区位优势,借助野三坡景区知名品牌,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升级版”,将南峪村建设民宿的成功经验在全县推广。在南峪村的示范带动下,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回到家乡,翻盖房屋,发展民宿,不仅提高了收入,改善了乡村环境,还让乡村重新汇聚了人气。
目前,涞水县已建成民宿500余家,多为家庭自营式民宿,每年5月至9月旅游黄金期,高端民宿吸引众多京津冀游客前来“打卡”,一房难求。(记者 郝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