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 11:21:30
> 正文

春耕备耕|不负农时不负春 燕赵春耕正当时

2023年03月14日 11:21:30来源: 新华网

  春回大地,农事渐起。燕赵大地农田上机声隆隆,农民们抢抓农时,一幅上下齐心、努力耕耘的画卷徐徐展开。

  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粮食产量已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为确保粮食产量和质量继续提升,河北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布局绿色防控、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助力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农技入户

  “你承包的农田中有一部分沙壤土,保水性差,现在就要浇水,但大水漫灌会降低地温,不建议使用。可喷灌3个多小时,并喷施叶面肥促进小麦增根、长叶。”在邢台市南和区胡佃村种粮大户王国强的麦田里,南和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温春爽根据不同地块墒情和苗情给出建议。

  王国强说,他种植了1600多亩小麦,按照此前经验,要等气温稳定回升后,再统一浇水,但前段时间降水较少,不同地块麦苗长势不同,有些发愁,听了农技人员的精准指导,感觉有了头绪。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胡佃村的农民在驾驶农业机械喷洒药品。(新华社记者 郭雅茹摄)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河北冬小麦总体长势不错,但也有一些麦苗出现冻害,个别地块墒情不足。为此,河北统筹137个县级粮食科技服务团、1766个乡镇粮食科技服务站、4.5万名村级科技专员,每周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活动,因时、因地、因苗提出具体技术指导建议。

  鸡泽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田平增说,由于冬季气温较低,鸡泽县小部分麦苗轻微受冻,为确保春管顺利进行,他们春节过后就组织农户对受冻麦苗进行压实作业,并去除枯叶,促使小麦返青。“通过提前介入,目前受冻麦苗已经恢复正常生长,基本上不会影响粮食产量。”

  科技助力

  在望都县高优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3000亩麦田里,几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作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晓松说,今年合作社试行无人农机进行田间管理,不仅更加省时省力、节水节肥,还能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工作人员张哲在利用无人机查看小麦长势。(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摄)

  在曲周县郎屯村千亩小麦种植基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张哲正在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巡田。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诊断苗情,土壤墒情仪精准测定麦田墒情,农田中的物联网设备及时感知温度、湿度,这些数据能真实反映农作物生长情况。”张哲说,他们根据相关数据,向农户精准推荐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天气信息系统、农业大数据等,开发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农户。馆陶县东广才村种粮大户范月青说,她种植了3000亩地,通过使用相关软件,能够及时了解天气预警、病虫害预警,哪个地块进行了农事作业,还可以在上面标注,为粮食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小麦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用手机就能搞定。”秦皇岛市抚宁区大所庄村种植大户方圆说,他种植了1000亩小麦,通过手机软件操作智能滴灌设备,能精准控制每口井的出水时间和出水量,满足不同长势小麦的浇灌需求。

  绿色防控

  在大名县万中村种粮大户孙彦先的麦田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带太阳能板的杀虫灯。孙彦先说,杀虫灯利用昆虫趋光、趋波、趋色等原理,针对不同昆虫使用不同光源,引诱害虫扑向电网,达到杀虫目的。目前他种植的400亩地共安装10盏杀虫灯,安装之后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作物品质。

  “以前我们这里的小麦经常出现根腐病、纹枯病等,需要用不少农药。”易县高陌村种粮大户姚永志说,2021年秋季,他开始小范围尝试小麦种子“二次包衣”,即在播种前,将种子与一些药剂进行搅拌,达到精准抗击病虫害的效果。2022年,他种植的小麦长势格外好,今年,他全面推广小麦种子“二次包衣”,对今年小麦长势充满信心。

  河北省首席小麦专家郭进考分析,通过“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可使小麦达到绿色增产的效果。2022年河北省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有条件的地区还进行了二次作业,全省小麦千粒重提高了1.5克左右。(记者赵鸿宇、郭雅茹)

+1
[作者: 赵鸿宇 郭雅茹  责任编辑: 高丽 ]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01007011001000000000000001110733112943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