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居旱河南北两岸的旧景
|
|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21-10-08 18:17:42
)
稿件来源:
承德旅游资讯网
|
|
七、老宅院、老字号。
在二仙居旱河的南北两岸,曾有着多处古典式民居四合院,像孟家大院、胡家大院、宣家大院、孙家大院。还有多处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家店铺,如专门印制木版年画纸张作坊的大和成老字号。有光绪16年(公元1890年)由回族人满福来开业的满巴烧麦餐馆。有光绪22年(公元1896年)由回族人马瑞开业的马家烧麦餐馆。还有回族人杜万福开业的“西域池”澡堂子(浴池)。在旱河北岸西段有家是同治年间开业的大德永油磨作坊。在潘家沟前面又有回族孔姓开业的普盛永米面加工作坊。在潘家沟桥南的路边有回族老人张希舜开业的酱菜作坊。在四人沟沟口有程家开的大友店,有些骆驼队都在这里落脚。靠大石桥地段有牛文元、牛文奎经营的两处铁器加工作坊。旧名叫铁匠炉。在广兴店胡同尚有街里最大的染房“魁聚染”老字号。在钟鼓楼胡同处有过孙家糖房。在赦孤堂戏楼前边和西邻有过多家小饭馆。在潘家沟头有王焕章开的茶馆,一天总有许多茶客在此品茶,昼夜经营。特别是每逢中秋节后,这里就是斗蛐蛐的场所,人们在此斗蛐蛐的特别多,那是非常热闹好玩。在潘家沟桥、大石桥、二仙居桥、通济桥头,都是老承德街上地方传统风味小吃的聚集销售的摊位。旧时小杂货铺,烟卷摊,烧饼铺,蒸鸡铺等也都挤在这旱河的南北两岸,也包括陕西营街,可谓是旧时的夜经济繁华地带。我写这篇短文和描绘一张旧景的示意图,愿为我市提出在旱河打造成观景休闲长廊和夜经济繁荣带,做个参考资料。
沈静,字寿山,承德人,清末学者,教育家,藏书家。曾任承德府学教授署教授兼热河文庙奉祀官。光绪29年(1903年)废除科举后,热河都统连杰委派沈静为第一任热河中学堂堂长,并担当承德县教育会会长,热河省教育会副会长。为了促进教育发展,他积极举办师范讲习所,培养大批师资。1913年沈静病故。其子沈默,字君远,清末附生。沈默刚刚19岁时,去南方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宣统3年(1909年)夏,第一次回到承德时,已剪去发辫。当政者闻知立即派兵四周围捕,有人为沈默报信,沈默于夜间在武烈河岸乘船由滦河顺水流入唐山境内,而后去天津。民国初年,他被重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存记会事。1916年担任热河道暑衙门的教育视学。1918年4月被委派当热河师范学校校长。他积极支持新文化运动和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曾派任湘、韩大士等人去北京国语讲习所学习,把白话文和国语推广到热河全境。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支持师范学校学生,召开声援北京学生生运动大会,会后进行游行示威,宣传反帝爱国主义思想。1919年8月沈默被选为热河省教育会长,10月间参加了全国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回来后对全省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积极改进教育的落后面貌,做了大量工作。
|
|
|
|
|
|
京北第一草原
|
木兰围场
|
雾灵山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