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居碗坨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22-07-29 15:40:13 )         稿件来源: 承德旅游资讯网

  承德盛产荞麦,《承德府志》载:“荞麦于山田尤宜。《广群芳谱》曰:‘北人日用以供常时,农人以为御冬之具’”。这足见当时北方及承德一带农人是以荞麦做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宋代诗人陆游还曾有“荞麦漫漫连山路,豆荚离离映版扉”诗句,极言荞麦之盛。 用荞麦面制的碗坨,是承德专访传统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历史。它的特点是:营养丰富,酸辣鲜香,滑嫩筋道,是经济实惠的大众化美味食品,吃起来别具风味,食欲顿增。乾隆年间,皇帝巡幸热河,随行的后妃宫女们从小太监处得知二仙居一带这种叫碗坨的小吃,非常好吃,便叫太监去买。卖碗坨的为了讨好后妃们,就把碗坨装到一个精致的盒子中,带到避暑山庄叫卖,碗坨的身价也随之提高了。 二仙居一带,碗坨做得最好的要数人称“碗坨王”的王老三。他从清末起就以制碗坨为业,他制做的碗坨选料精,工艺新,煎得透,器皿也很考究。民国年间,他曾被热河督统汤玉麟召到督统府专门传授制碗坨技艺。他去世后,这门手艺由他的后人传了下来。直到现在,二仙居的碗坨仍然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碗坨的原料有荞面、绿豆粉、五香粉、花椒面以及适量的猪血。碗坨的制作要经过和面、熬煮、成型三道工序。吃时,要在煎好的碗坨上浇点麻酱、蒜汁、醋、酱油、香油,用小叉子叉食,味道极美。

  特点:营养丰富,酸辣鲜香,滑嫩筋道,别具风味,是经济实惠的大众化美味食品。

  承德盛产荞麦。《承德府志》载:荞麦于山田尤宜。《群芳谱》曰:“北人日用以供常食,农人以为御冬之具。”足见承德一带农人是以荞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

  用荞麦面制的碗坨,是承德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巡幸热河,随行的后妃宫女们从小太监处得知二仙居一带卖一种叫碗坨的小吃,非常好吃,便叫太监买来吃。卖碗堆的为了讨好后妃们,就把碗坨装到一个精致的盒子中,带到避暑山庄叫卖,碗坨的身价也随之提高。

  承德二仙居叶带碗坨做得最好的是人称“碗坨王”的王老三。他从清末起就以制碗坨为业,所制作的碗坨选料精、工艺新、煎得透,盛装器皿也很考究。民国年间,王老三曾被热河都统汤玉麟召到都统府专门传授制碗坨技艺。王老三去世以后,制碗坨技艺由其后人传了下来,直到现在,二仙居的碗坨仍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

  制作方法:

  〔原料〕荞面2500克,绿豆粉2500克,五香面、花椒面、猪血(也可不用)适量。

  [工艺]

  和面:将荞面、绿豆粉秘适量的五香面、花椒面掺在一起,用温水一点一点地洇湿,直到手抓能成团时生再用手沾水,把面攥成糊状,然后兑水揣面,到面呈稀糊状为止。

  熬煮:将和好的面下锅熬煮,并不停地搅动;开锅后兑温水继续搅拌,直到满锅小气泡形成一个大气泡,把勺子立在锅中间,勺子不倒时即可出锅。

  成型:将熬好的荞面倒人盆里,点上猪血(如回族则不用),晾凉后,切成薄块放人饼铛上煎透,在煎好的碗坨上浇麻酱、蒜汁、醋、酱油、香油,用小杈子杈食。

  作者: 编辑: 高丽
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承德动态  
品味承德  
天桥山

天桥山

京北第一草原

京北第一草原

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

棒槌山

棒槌山

雾灵山

雾灵山

景区导航 丰宁县 围场县 兴隆县 滦平县
市区景点 平泉县 宽城县 隆化县 承德县
  • 金山岭长城
  • 东庙宫
  • 白云古洞
  • 冰臼遗址公园
畅享承德  
丰宁有个满族民俗馆

丰宁有个满族民俗馆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有一处远近闻名的农民博物馆——满族民俗馆。 详细>>

河北游记攻略:承德游记

河北游记攻略:承德游记

详细>>

吃住承德  
推荐酒店 四星级 三星级 二星级 更多>>
特色小吃   更多>>
鸳鸯驼黄 一百家子拨御面 二仙居碗坨 莜面窝子
驴打滚 江米凉糕 一品猪肉 龙生九子
寿桃兔丁 飞龙长寿菜 清宫大菜 金蝉宝盒
推荐饭店   更多>>
鱼人码头

鱼人码头

原味斋烤鸭店

原味斋烤鸭店

老三羊汤

老三羊汤

大三和酒楼

大三和酒楼

万丰酒楼

万丰酒楼

阅微楼

阅微楼

010070110010000000000000011107371120906625